父亲吴襄。这位辽西第一豪富闻言,脸上笑容依旧不散,说:“国之大事?巧啊。我也打算说一说这大事!那个,儿啊。今个儿我刚刚拿到一个消息,你的舅父,祖大寿祖大将军要来了。是跟着宁远各部老将一起来的。这是要准备再度征明啊!”
吴三桂闻言,顿时感觉空气里气氛猛地放松了起来,喃喃着道:“舅父从盛京回归了?”
“没错,回来了,带着老兄弟们都回来了。”吴襄缓缓颔首,这祖大寿可是关宁军真正的灵魂人物啊。
而且,比起祖大寿这种一路边镇主将,无论是孔有德c尚可喜还是耿仲明都是资历差远了。就仿佛是一个作战勇猛的师长与统帅一地集团军的总司令一样的差距。
要论起资历战功乃至兵将实力,三顺王都只能与祖大寿手底下的老将们比一比。
同样,失去了祖大寿后的关宁军衰微,可有了祖大寿回归的关宁军呢?
有祖大寿在,关宁军就可以重新收拾人心,整合历尽大战后有些离心的关宁各部。而不至于让三顺王上门来欺负。
果不其然,听到祖大寿的回来,尚可喜与耿仲明脸上跋扈之色纷纷一收。人的影,树的名。当年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还只是个小将征伐他们的时候,祖大寿就已经是边镇里十数年沉浮的主将了。他们岂能不闻之心惊?
更重要的是
听吴襄这么一说,祖大寿此次前来显然是打算推动关宁军再度出征明国了。要不然,以多尔衮的性子,如何会放祖大寿回山海关?
再联想到祖大寿不会轻易回归,说不定还与那位贵人有关系。想到这一层,孔有德三人都是心中纷纷一变。
吴襄此话说出后,屋内气氛悄然缓和。
吴三桂借势下坡,对孔有德三人说:“我会立刻召集各部议事。”
孔有德微微一笑,心中总算松了口气。他知道,吴三桂退步了。
“只不过,还得七日才能过来呢。大军开拔嘛,总是有些麻烦。”吴襄转头朝着孔有德c尚可喜以及耿仲明一拱手,道:“到时候,联合宁远各部,我关宁军才好全军出征嘛。各位,还请权且等等罢。”
耿仲明以及尚可喜的目光纷纷落在孔有德的身上。
孔有德迟疑了一下,宁远过来的确要蛮久,七日也不算离谱。但吴襄来得巧,却绝对说明关宁军并不想出征。
毕竟,一旦开打,关宁军上下就将极大受制于清人,这对于一直以来以军阀自居的吴三桂绝不是个好消息。
但孔有德转念一想,区区自由,比起富贵的保障来说有那么重要么?
祖大寿是已经投降大清的人,七日之后,吴三桂还能再度反口不成?
再者还有那位从西边回来的贵人呢。
想到那一位贵人,孔有德一下子放松了,看着吴三桂缓缓颔首,道:“那就敬候祖老将军音讯了。咱们走!”
“念音,随我送几位王爷。”吴襄招呼着带着几个女子去送人。
孔有德转身一走,耿仲明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吴三桂,跟上孔有德的步伐。尚可喜依旧面无表情,默然跟上。
一阵密集的脚步声响起,三顺王带着各自的亲卫离开了。
吴三桂也摆摆手,屋内的亲卫纷纷散去。
他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望着天,缓缓闭上眼睛。
不多久,吴襄回来了,看着吴三桂道:“真那么让我儿下不了决心?”
“父亲。我总觉得这一战,有些不安稳。”吴三桂幽幽道:“投降清人,盛京就被朱慈烺攻占了。我们的投降,真的做得对么?”
吴襄一步一步走到吴三桂的身前,站定,道:“当我们没有前进还是后退的选择权利之时,就只能决定选择的早晚了。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