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1/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酉时一刻,获鹿镇鹿泉庄,贼首李岩被俘,汪洵获立此功”

    ————————《平贼记》

    一个月后,当枢密院开始编制战史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记录了这一场战争。

    这一战,因为朱慈烺在凤凰山架设炮兵阵地而成了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除此外,这个世界里的人们并不觉得平了这么一个存在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政权有何意义。

    他们并不会想到,这一战的胜利,怎样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改变了历史

    他们,正在创造崭新的历史。创造一个中兴的大明。

    每一个人骄傲于未来,而非纠缠于过去。

    时间回到大明二七六年六月二十日的下午。当李岩倒下来后,一员飞熊团的骑兵小将领斜刺里冲过来,扔出一个绳套套住了李岩,大笑道:“看我飞熊团汪洵立功!”

    身后,李年看着这一幕,浑身无力地坐了下来。

    “输了输了”李年喃喃着。

    没了断后部队的抵抗,就连大顺御林军也全军覆没

    唯一还没有全军覆没的就是艰难地将全部患病士卒一一射杀驱散的李来亨部了。

    只是,这么一阵子闹腾后,李自成是明白,战场上已经大势已去,顺军在各个战场都是兵败如山倒,毫无挽回之地。

    就连原本还拥有着最后一点优势可以翻盘的大顺御林军也就此失败。当朱慈烺带着凤凰山上的炮兵阵地架设完毕后,战局就这样彻底扭转了。

    李自成的身边,原本阿谀奉承占据顺利的官员们纷纷唤了口吻。

    叫的最凶的更是那宋献策,只听他不住地强调道:“圣上,快退兵吧!当务之急,不是纠结于过去,而是保住现在啊!眼下我军还有数千兵马,再回井陉关收敛将士,命李过将军率军护住山西全境。则此天下争雄依旧还有转圜之机啊!”

    李自成默然不语,他的脑海里满是当年开封之战后狼狈逃窜的记忆。那样的耻辱,委实不想再让人感受第二回。

    宋献策急了,当即扯着李来亨道:“快去劝圣上离开!只要我们还握有山西陕西等地,就有机会东山再起,快去!”

    李来亨读懂了意思,死命地甩着李自成去了。

    李自成挣扎了一下,喟然长叹一声,默不作声地顺从了。

    数千人,如丧家之犬一般朝着井陉关跑去。

    的确,只要守住井陉关,以此天险,未必不能阻敌于关前。

    一个时辰前。

    这时井陉关依旧雄伟无比。只是,西面的井陉关防务却是格外松懈。

    眼下这井陉关的西面除了固关长城,也就只有茫茫太行山了。太行山上虽然有些匪徒,但却绝对是不敢袭扰驻守这等险关要隘之守军的。

    对于驻守此间的李云如而言,西面的防御也就格外松懈,应付了事。

    毕竟,固关是自己人手中的,固关的西面平定州也是顺军手中。西面还能有什么敌人不成?

    李云如觉得没有。

    徐德义大步来了西门,额头之上满是大汗。他的身边,还跟着十数个士兵,都是抬着东西。

    来了西门关城,徐德义招呼着李云如,又让手底下的士兵唤来了西门上所有守军卫士。当人齐了,一腔一腔的烤全羊抬了过来。

    望着眼前这些士兵们吞咽着口水,徐德义脸上堆着笑,看向李云如,一番见礼间,两个金元宝就这么不着痕迹地递了过去:“这一回,可得麻烦李兄弟了。得出去一回呢。”

    “好说,好说,要出城?”李云如十分识趣:“这诚意,也是够的,没问题。那几个,别顾着吃了,去,把门开了。”

    徐德义笑道:“李兄弟真是太够意思了,这一回,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