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吕伟迎的身份(第3/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插标卖首”赵诗瑶惊呆了。

    朱慈烺凝眉道:“王淼呢,去查清楚!”

    半日后。

    “圣上,情况已经探明清楚了。”说话的是王淼,这个身材颇为发福的男子现在已经瘦了下来,或者说变得更加精壮了。

    自从朱慈烺从崇祯皇帝手中接管锦衣卫以后,这个曾经被渐渐废弃的机构开始不断焕发夺目的光彩。而渐渐的,锦衣卫的只能也开始分为两面。一面面向情报机关的工作,另一面,也就是越发隐秘的一面开始渐渐不为人所知。

    比如这一回,王淼便开始从山西c河南以及军中抽调大量人员,开始布局宛平大兴以及京畿各处,不断反馈施政之中的一切动态。

    在锦衣卫详实而近乎监控的关注之下,政令推行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朱慈烺的眼睛。

    “也就是说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机构,转眼间就被侵蚀得如此干净。甚至连实际操作之中被带歪了也无法控制,亦或者,无法影响?”朱慈烺喃喃着,不由摇了摇头。

    一旁,赵诗瑶轻轻地给朱慈烺的额头上揉了揉:“不如,现在我们出手?”

    “还没到那一步。朕的耐心,也还没有失去放心吧,底牌还多着。他们会看到足够多惊喜的”朱慈烺轻轻呼出了一口气。

    “这一回,也的确是京中追平的压力太大了。恐怕下面有些人也按捺不住,以加税为目的,而没有看到这一回税负改革的实质这种事情,想要改变还得从考核之上做起。只是,现在想这些也是太远了。看吴英科接下来怎么办吧”朱慈烺说完,道:“先回宫”

    宛平县衙。

    吴英科轻轻呼出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的硬的不管用,软刀子自然也会不断地冒出来。”

    看着不断增多的税赋,吴英科却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冬日收税不是个好时候,一旦下面人火候不到位,在执行的过程之中出了偏差,便极容易造成百姓流离失所,乃至于家破人亡。

    事实上,他的桌案上也从来没有少过关于下面的报告。

    但是

    “本地学子都是本乡本土人士,他们对于这一回的税赋改革恐怕理解上也只限于区区将钱粮收上来便可。怎么会管是从哪里收上来的?”这样想着,吴英科更加挠头了。

    他需要人手去督察,但手中的人就是连收税都不够,哪里还有余力?

    就在这时,忽然间门子来报:梁益心求见。

    听到这个名字,吴英科一愣,但他很快还是过去见了梁益心。

    一见梁益心,吴英科便是好一阵唏嘘不已。曾经县学之中风度翩翩的风流才子现在风尘仆仆,一下子看着憔悴了许多。但同样,这样的憔悴之下亦是潜藏着一种火山即将爆发的力量,一种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

    “你这个关头怎么过来了?卢沟桥镇的事情怎么样?我宛平县上下就属你卢沟桥镇办事最为顺利,那个初级小学与民兵小组最为齐整。其他各处,真是走样的我都不敢去想。我私下派了几个相熟可靠的学子去探查,真是”吴英科重重叹了一口气。

    但很快,吴英科便不由担心道:“若是你要什么帮助,尽管提。只要县衙这边能做得到,当然,眼下这个关口,最重要的还是别再出篓子了”

    “政令已经推行下去了。只是都是大姑娘上角头一回,谁也没点经验。”梁益心宽慰着。

    “你的重点恐怕不是这里吧”吴英科没有废话。

    梁益心道:“没错我收到了一封检举信。万万没想到,我有眼无珠,看错了一人,也辜负了百姓们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信任。”

    说着,一封关于盛家庄转移税赋的检举信递给了吴英科。

    只是一看,吴英科的眉头就皱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