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气(第3/4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沉。

    “大家伙都说说,这还辽令,到底是个什么路数?”一个四川口音的商人说着,目光看向了卡座上首的一个年轻男子:“英哥儿是去过山海关的,说说?”

    “嘿,这要说起来,我还真有些说头。”被称呼为英哥儿的男子说道。

    众人一听,都是好奇的看了过去。

    就连包厢里的吴巧儿也是侧耳细听了起来。

    “这山海关呐,是天下雄关不差。可也是咱们做生意的一道生死关。往常,天津几个大商行就一早想打通关节去辽西做个生意。比如那赫赫有名的勤李记,我此前便在,十字大街上八进门面的大商行,身后更有一个工部侍郎杨大人撑着,要去锦州做生意。嘿崇祯十三年去的时候,嗨,别提了”说起来,那英哥儿一脸灰暗。

    “英哥儿,你怎么嗨吊起胃口来了。我们听得正是兴起,你这般捣蛋,可别怪我回去收拾你!”那看起来长辈模样的男子板起了脸。

    英哥儿闻言,这才叹了一口气:“也委实不是我摆谱儿呐。这辽西的事情,实在是太黑了。去一趟,差点没给当细作抓起来。要说军中严查细作,那是应当。可拿着良民当肥羊,这等事忒是乱了。就是摆出那杨大人的门面也是不顶事,诸位说说,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你呀,还是年轻。不过,这都三年过去了。也该明白,这天下就是这么个世道吧。”卡座里,另一人说道。

    “天津静海县里的杨大人,也就是那位七年前致仕的杨大人吧?一个致仕都七年的却也怪不得撑不起谱儿。不过,说起来,这有与还辽令有个什么说头?”

    英哥儿一听军略,起了兴头,端正起了坐姿,道:“这可大有关系。我一个做小买卖的,倒是不指望身上有几分见识能窥得朝中军略高明与否。自然,就得从这世情军心来说。诸位想想,往常我跟着天津里一个有跟脚的大商户要去辽西正紧做点生意都不得,这辽西的地面,自然是不平静。”

    “却是这么个理。辽西的事情,我也是知晓几分的。原本,那就是关宁军的地盘。他们不仅当兵,也经商。要做买卖绕开他们去铺货,那与送死没个分别。纵然一路上没被乱兵抢掠了,进了城,也是进了狼窝,没个两样。”又一人道。

    众人一听,都是颔首起来:“这世道,不就是如此么,各地都乱得不成样子”

    “生意难做啊”

    “可眼下,却不是这么个样子了。诸位瞧瞧,咱们这一回从成都入京,可是太平许多了?”英哥儿道。他本来是三年前在天津打拼的,可惜跑了一趟辽西,差点命都没了。还好他机灵,靠着行贿躲过了兵灾,又藏住了货物,最终跑回天津,损失不算很大。

    英哥儿的东家倒是体恤,给了赏银,也不再提去辽西做生意的事情。虽然逃回一条命,可眼见北地越来越乱,英哥儿倒是索性跑回了成都。

    只可惜,成都也是战乱频繁。想要寻个生计不容易,他废了心思才找了一个本家远亲合股做生意,将货放到京师发卖,一路难得顺利,余了些钱财。唯独有些愁眉苦脸的是,他们收到了大批的宝钞。

    虽然知晓许多商税都可以用宝钞来交纳,但总不能全部宝钞都拿去缴税吧?

    这样想着,一听恒信拍卖行这里可以用宝钞买东西,也不顾这里只是拍卖辽东土地,径直就跑过来了。

    当然,前头虽然迷糊,但也是总有清醒的一天。一听这里只卖辽东的土地,大家都心慌了起来。一则担心那押金不退,二则,也都是琢磨着这辽东的土地该不该买。毕竟,宝钞留在手里,怎么也比不上地契安心呐。

    此刻,大家听英哥儿说起地面的太平,一下子都是打开了话匣子。

    “可不是,光是从程度一路到了京师,竟是也没遇到几个水匪。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