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九章:明军威仪(第1/2页)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景福宫里,朱慈烺起了个大早。  一边笑着与众人打着招呼,一边去了勤政殿。里面,吴甡与高名衡等官员已然齐聚了。

    朱慈烺拱手朝着众人赔了个不是:“让诸位爱卿担心了,是朕的不是,朕过意不去,一早就过来赔礼啦。”

    一干大臣们见此,哪里敢大刺刺地接下来,纷纷起身道:“陛下言重了”

    “臣等一片赤诚之心,陛下知晓,臣等就心满意足了”

    “都是臣等应该做的”

    吴甡与高名衡等大臣们见朱慈烺这般,面上当然不敢接话,但见朱慈烺这个态度,心中都是纷纷熨贴的。

    至少,这明朱慈烺不是正德皇帝那种完全沟通不了的人。

    一念于此,场内气氛一派欢畅。

    众人在勤政殿里汇合,享用了朱慈烺御厨班子里提供的早膳,随后便都开始拿起了行程单子开始看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起这个安排,其实也是愁白了众人的头。

    不管是大明的官员们还是朝鲜的博学鸿儒门,听见国事访问几个字都是满头包,迷茫又茫然,不知道如何是好。

    毕竟,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先例的事情。

    甚至,要仔细起来,上一次来自中国的皇帝抵达朝鲜半岛的时候,还是当年唐太宗征伐高句丽呢。

    虽然高句丽与而今的朝鲜国不是一个概念,但的确大家都不知道要如何安排。

    对此,朱慈烺其实也是心中不怎么清楚。但是,好歹后世注意过相似的新闻,总算把思路确定了下来,至于其他细节,自然有两国有司官员自己忙活去。

    至于大明这一边负责的大臣们如吴甡c高名衡以及陈贞慧等人会不会愁白头,那就不是朱慈烺应该关心的范畴了。

    他总归是相信自己大臣能力的。

    而最后,结果也的确是让朱慈烺颇为满意。于是乎,在东方这片在后世被欧洲人认为愚昧落后的土地里,竟是先一步西方成长出了现代化的外交礼仪。

    国事访问的规范礼仪最主要的就是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其实是昨天已经完成了一半了,就是昨天国王李z宗亲自出城迎接。只是,朱慈烺自己耽搁了时间,众人入城以后,草草见了文武百官道路两旁的百姓就天黑了。也没来及进行下一步的欢迎仪式。

    为此,朝鲜人倒是自己挺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一步是奏国歌并检阅仪仗队。当然,还有奏响礼炮。国歌好办,这么大一个国家,选几个乐手并不难。就是此前大明定下来的国歌都是些让朱慈烺大为感慨审美的雅乐,古风是有了,观赏性就够呛了。

    至于朝鲜的军力如何,众人自然都是心知肚明。为此,随同凤林大君回来的还有6军学校的几名资深教官。

    大明直接提出了手把手教仪仗队的意愿。

    虽然大明的善意很明显,表达理解都毫无疑问。

    但显然,国也是有尊严的。

    军力也许不强,但拿出点场面的面子活还不会么?

    对于这一点,李z宗好歹是有一些信心的。只是

    当林庆业上奏,并且带着李z宗见了一趟明军仪仗队的表现以后,李z宗自己就打了退堂鼓,寻思着左右练几十个兵也没事,这才迅应下,并且更加紧张能不能练好仪仗队。

    毕竟,这可决定着朝鲜国的体面。

    事大至诚,自然是要竭尽全力,侍奉周全。要是到时候上了场拉稀,自己丢脸不,大明也会轻视与不悦。

    眼下多出一天的时间训练,李z宗还稍稍安心了一些。

    朱慈烺带着朝臣出,前往去了昌德宫的广场上。

    一切准备就绪,朱慈烺步入宫门。一共二十九门礼炮齐齐轰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