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针对一些新考上进士讲的治政实务,听说做得很好。我也选一批文生武士,有职务的年轻人也好,跟着千代姬一起去,只要学成归国,一律官升一级。”
见此,林罗山与松平信纲齐齐松了一口气。
松平信纲当然不想明人伸手进来,可也不想把这个强大的邻居惹恼了。更何况,幕府的统治虽然日渐稳固,却不能说是绝对无误。要是占了理,自然可以打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可要是日本无礼在先,说不定明人还没动手,幕府自己就乱了起来。
至于林罗山,那心情反而纯粹一些。
将军果然没有冲昏头脑,既没有冲动答应加入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交出军权,同样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圆滑。
千代姬现在还是个小萝莉,十岁出头一点,此前一直在幕府里识字,也到了读书的年纪。她去明国读书,是刚刚好的时候。
送个女儿过去,这是幕府表示的诚意。若非千代姬与而今大明皇长子年纪都太小,差的也大,都可以搞一个娃娃亲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纲吉。
将军的两个儿子都太小了,都只有一两岁的年纪,怎么可能远渡重洋去异国他乡读书?等年纪再大一点,显然更加合适。
这个时候选千代姬过去,显然是替代德川家光的两个男孩子。
当然,如果单单还只是答应明人第二点条件,一百万书册的回礼似乎还有些不够。
但选派日本文生武士去明国进修,就恰到好处地补全了。
明人恢复天朝上国对四周邻国的影响力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掌握军权就已经彻透露出了这个倾向。
这个时候,选派一些年轻的文生武士甚至官员去明国进修治政的学问,既是提高日本人的水平,学习本事,同样也是一种交底。
显然,就是用脚指头想一想也明白,这些人回国以后肯定会成为亲明派,在日本处处为中日亲善呼喊。再加上这个官升一级,更是将这精妙之处来了一个画龙点睛。
如果两国关系平等,中日亲善还算简单。
眼下大明国力压倒性地强国日本,自然是会不断加强对日本的影响控制。如同民国那些亲日派,个个恨不得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去明国进学这个筹码加上去,自然是十分够意思了。
松平信纲听完,忽然间想到了什么,脱口而出问:“主公,年轻一些是年纪多大为好?去明国进修,时间多久为好?”
“年纪么,自然是越小越好,时间呢,自然也是越长越好。”德川家光说着,意味深长。
松平信纲一听,顿时眼前一亮。
年轻意味着未来,但同样,也意味着弱小。也就是说,选派一些没什么影响力,甚至只是当了一些闲职没权力职位的闲散官员去明国进修即可。
这样一来,哪怕他们到时候真回到了日本,也无法影响大局,影响幕府对日本的控制能力。
至于时间越长越好,那就更好理解了。
一个简单的拖字诀而已。
“主公英明!”松平信纲彻底放心了。
林罗山也是颔首,他毕竟是日本人,自然不希望主公昏聩:“主公这一手,做得真是极好。”
“第一点,应该是明人志在必得的一点。也只有这一点,才配得上明国皇帝亲自来日本的架势。”德川家光没有那么乐观:“有些事情,不是我想拒绝就能拒绝的。”
“这……”松平信纲与林罗山都是呆了。
听这话的意思,怎么着,难道将军还真想答应?
不管在哪个国家,军权都是至高重要的权力啊。更何况,日本还格外不一样。幕府当然有自己的军队,是全日本最强大的军队。
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