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0章 预留后手(第3/5页)  商界巅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吃到一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这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来看大猪。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一份也得不到;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当大猪知道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只好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斗鸡博弈:认怂,也是有价格的

    斗鸡博弈(chicken ga)其实是一种误译。chicken在口语中是“懦夫”之意,chicken ga本应译成懦夫博弈。不过这个错误并不算太严重,非要把chicken ga叫作斗鸡博弈,也不是不可以。

    两只公鸡狭路相逢,即将展开一场撕杀。结果有四种可能:两只公鸡对峙,谁也不让谁。或者两者相斗。这两种可能性的结局一样——两败俱伤,这是谁也不愿意的。另两种可能是一退一进。但退者有损失c丢面子或消耗体力,谁退谁进呢?双方都不愿退,也知道对方不愿退。在这样的博弈中,要想取胜,就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至少要显示出破釜沉舟c背水一战的决心来,以迫使对方退却。但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必有一方要退下来,除非真正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但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如果进的一方给予退的一方以补偿?只要这种补偿与损失相当,就会有愿意退者。用表格概述如下:

    这类博弈也不胜枚举。如两人反向过同一独木桥,一般来说,必有一人选择后退。在该种博弈中,非理性c非理智的形象塑造往往是一种可选择的策略运用。如那种看上去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的人,或者看上去有点醉醺醺c傻乎乎的人,往往能逼退独木桥上的另一人。还有夫妻争吵也常常是一个“斗鸡博弈”,吵到最后,一般地,总有一方对于对方的唠叨c责骂装聋作哑,或者干脆妻子回娘家去冷却怒火。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争斗也是一种“斗鸡博弈”。在企业经营方面,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条件下,一家企业投资了某一项目,另一家企业便会放弃对该项目的觊觎。

    斗鸡博弈强调的是,如何在博弈中采用妥协的方式取得利益。如果双方都换位思考,它们可以就补偿进行谈判,最后造成以补偿换退让的协议,问题就解决了。博弈中经常有妥协,双方能换位思考就可以较容易地达成协议。考虑自己得到多少补偿才愿意退,并用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对方。只从自己立场出发考虑问题,不愿退,又不想给对方一定的补偿,僵局就难以打破。

    在一次课堂教学hu一 d一ng中,老师拿出一只蜡烛枚图钉盒火柴,要求学生利用这三个条件,把蜡烛点燃,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全体学生思考了很久,无人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趣味实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然后用图钉把空火柴盒固定在墙上,再用蜡油把蜡烛粘在火柴盒上,这个问题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

    大家之所以没能想出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因是他们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是把火柴盒看作是装火柴用的,而没想到它还可以用来固定蜡烛。“功能固着”现象使我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去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这里所反映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功能固着心理。

    功能固着心理指的是: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赫林和希尔的一个实验,让被试站在一间小房子的白线后面,把两个铁环放在垂直的木钉上。他可以在室内自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