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三司推事(第2/3页)  天唐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置此官职亦往往缺位。

    故御史丞实为御史台长官。隋置御史大夫,不置御史丞,唐朝立国,改御史丞与治书侍御史,与御史大夫并设,只是仍旧作为御史台执行事务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更多是象征意义.

    直到高宗李治登基为帝,避讳皇帝的名字,才又将治书侍御史改回为御史丞,不过此乃后话……

    孙伏伽居、刘德威居左、刘洎居右,三人占据主位,威风懔懔气象森严。刑部左侍郎韦义节与右侍郎张允济忝陪末座,共五人,形成今日审讯之主体。

    不过此案影响深远、性质恶劣,死者乃是长孙无忌之嫡子,嫌疑人乃是房玄龄之公子,早已牵动四方利益,故此尚有侍魏徵、礼部尚书令狐德棻、河间郡王李孝恭等等朝廷大佬坐在侧旁听,以保证审案之公正。

    大堂之外,喧闹吵杂的声音隐隐传来……

    孙伏伽微微皱眉,略偏过身子,对身边的刘德威说道:“外间百姓士子云集,旦案件审理出现偏差,极易使得舆情纷乱,导致严重后果。此地乃是刑部衙门,刘尚书何不派遣衙役将其尽皆驱散,以防不测?”

    刘德威气得想抬手给孙伏伽狠狠的来拳……

    就算你要坑人,也别这么明显好吗,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还是在故意消遣我?

    连皇帝都默许这些百姓士子云集在刑部衙门之外,你让我去驱散……若是引发了冲突,我这帽子还要不要?

    刘德威瞥了孙伏伽眼,没好气的说道:“刑部才有几个人?这么点人出去下子就得被包围了。再者说现在外间对刑部颇有误会,不去驱散还好,旦去了,说不得就被当着奸佞之臣揪住闹事。倒是御史台的御史们向来清正廉洁,名声极佳,百姓甚为折服,何不让刘御史派遣极为御史去劝说百姓和士子尽皆散去?”

    刘洎翻个白眼,淡淡说道:“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哪里有跟百姓大交到的经验?还是刑部的衙役大多出身民间,更加亲民些,想必百姓也更相信他们。”

    刘洎才不会上了刘德威的当,不仅拒绝得干脆利落,顺带着将皮球又给踢了回去……

    刘德威眼皮跳了下,忍住了火气。

    娘咧!

    什么叫刑部的衙役来自民间、更亲民?

    你还不如就明说嫌弃刑部的衙役都是群泥腿子……

    三人嘀咕几句,反正闲着没事便想要坑害别人把,没有得逞也无所谓,便都偃旗息鼓,闭嘴不言。

    稍倾,门外有衙役快步走进,恭声道:“时辰已到。”

    孙伏伽点点头,咳了声清清嗓,高声说道:“长孙澹被杀案,现在经由三法司审理。带人犯房俊上堂!”

    “诺!”

    便有堂下几名衙役应了声,前往大牢提人。

    不会儿,身常服、精神饱满的房俊便被带到大堂之上。

    房俊信步入内,稳稳当当的站在堂,先是向三位主审拱手施礼,继而又向旁的诸位大佬施礼,而后才站直身躯,神情平静的面向主位的“三司使”。

    孙伏伽瞅了房俊眼,高声说道:“房俊,关于长孙澹被杀案,尔可认罪?”

    房俊抿了抿嘴,时无言……

    旁的李孝恭微微叹口气,心有些不舒服。他与房俊接触良多,知道这个看似暴躁行事随性的青年骨子里是何等的傲气嶙峋!那是种仿佛站在云端之上俯视众生的傲然,那是种胸怀四海志在天下的气魄!

    可就是这样个骄傲到骨子里的年青人,却不得不遵从陛下的旨意,俯首认罪……

    向以诤谏刚直闻名天下魏徵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花白的眉毛都未动下,房俊是罪有应得也好,是被栽赃陷害也罢,似乎眼前的切与他全不相干……

    礼部尚书令狐德棻则嘴角含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