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堆放在一起。远远望着对于一村五十四户人家来说,也不过小小一堆。
但毕竟也是点希望,人们不由加快点步子。他们眼睛都盯着粮食,以至于没人注意到桐叶回来了。
“乡亲们,粮食回来了。十五岁以上的一人六斤,八岁到十五的一人四斤,八岁一下一人三斤。”因为路上几次都是王天佑起头,刘山跟王老六说了,索性分粮也让他来。
听到能分到的粮食,桃花村人没什么喜色,但是到底也不至于现在饿死,还能撑到年底。
“还有好消息!”王天佑满脸喜色的宣布。
人群没有什么反应,都直直的盯着粮食。
“我们在山外找到换粮的法子,大家伙能吃得比往年还好!”王天佑不介意人们的态度,他继续兴奋地宣布。
人们终于把眼睛从粮食袋上挪到王天佑身上,这时有人发现了桐叶,不过没人关心,多半是在山外活不下去,又回来了,可是山里也快活不下去了。
王天佑一口气说完桐叶的法子,兴奋地看着慢慢震惊的乡亲们。
人们面面相觑,这样就行?
“诸位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刚才天佑叔说的那些,必须是活计好的。”桐叶站出来朗声说道:“上好的麻线一斤就能换将近六斤粮食,草窝窝也能换将近六斤,只要活计好都能换。”
“咋样才算好?”
桐叶笑着说:“麻线就以我外婆的为标准”
她陆陆续续定好标准又叮嘱道:“要是活计只够自家用的,就别浪费东西,上好的熟麻一斤也能换两斤半粮食。”
桃花村因着新希望,看起来活泛点,最起码往回走的时候,人们开始三三两两的议论。
“外婆,我背了几斤白面回来”桐叶有些难以开口。
郑崔氏也瘦了好多,衣服在身上空荡荡的,她伸出凉凉的手,摸摸桐叶的头没有问什么。
桐叶抬头有些艰难的说:“外婆,曾祖爷爷病的厉害,我想都留给他吃。”
见到外孙女长高了,也结实些,就知道他们在山外过得不错。两个月难熬得日子了终于有点好事,郑崔氏笑笑:“外婆家人多,分的粮也多。”
可是吃得人也多,不过自己是肯定不会让外婆家饿肚子的。
李满粮家,可能是桃花村余粮最多的。往年有李有福家给的一百斤,本来就能略有一点结余,再加上这次是他们分了桐叶家的余粮。
因此日子难过,两个儿子干脆都带了一家子,和在一起吃饭。李王氏心疼的看着几个孙子瘦的皮包骨头,喝菜粥也能喝的狼吞虎咽,想想刚才看到的长高又结实的桐叶不行得想个法子。
郑家见到外孙女的开心,和李王氏的心思,桃花村人不关心。他们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桐叶只给了五天准备时间。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