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大学之道(第2/3页)  双胞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善面容上,开着玩笑说道,“这个问题,简直就是小儿科,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

    听了这话,下面的同学不禁发出一阵哈哈大笑。

    “但是,我们就要追问,为什么这么高深的问题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呢?难道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天才?可以无师自通?……有没有谁能回答?”马老师说了一连串问题,突然提问道。

    听到马老师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全班的学生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来回答。教室里,顿时一片鸦雀无声,各个面面相觑,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

    看大家都摇着头,不出声,迫切地等待着谜题,于是,马老师表情严肃地环视了一眼同学们,然后,掷地有声地说道:

    “因为他们是中国幼儿园的孩子啊……”

    听到这一回答,全班不禁再次发出一阵阵笑声,仿佛对这样的回答已经心领神会了似的。不过,有些不明白的学生,会流露出一副完全不知所云的呆傻表情,甚至还表情认真地询问身旁的同学。

    “好了,回到课堂,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马老师笑着说道,之后表情又再次变得严肃起来,“但是,这也远远不只是一个玩笑这么简单……我们必须看到问题背后的根源,必须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就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马老师沉默了一会儿,表情严峻地回答道:

    “……因为《大学》里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既然如此,懂得中国应试技巧的孩子,或者教会孩子中国的应试技巧,只要是会认字的都应该知道答案;即使不会认字,懂拼音的也应该知道;即使不懂拼音,完全靠认字的形状,也应该能够知道答案……由此可见,中国应试教育的毒害之深之广,连童真无邪的小孩子都不放过。”

    马老师讲到这里,脸上的亲切笑容瞬间消失殆尽,转而变成一种深深的忧患。

    看到马老师表情严肃,若有所思,教室里再次一片安静,都收起了笑容和开玩笑。

    “……但是,小孩子只是知道答案而已,或者说中国的绝大部分学生也都只是知道答案而已,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只教知识,却不教道理,只教知其然,却不教知其所以然。掌握了知识未必就懂得真理,学会了知识也未必就学会了能力,拥有了学识更不意味着就会做人——这就是中国应试教育最大的症结和弊病所在。……这堂课,我们就教教这所以然的部分,教教四书中《大学》之道是什么,以及我们现在大学教育之道是什么……”

    马老师收起了脸上的微笑,再次走上讲台,开始了这堂课的正式讲授。

    “……‘明德’指的就是,彰显善良,行善避恶,这是人性内在向善的需求;‘亲民’指的就是,助己助人,在自己向善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人向善;‘至善’指的就是最高的善,身心和谐,物我统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怎么做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会破坏社会既定的准则和规矩……这就是《大学》之道,也是人之道,人性之道。”

    马老师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润了润喉咙,继续讲解道:

    “既然《大学》之道是人性之道,推而得之,那么我们的大学教育也应该是人性的教育。可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却是在泯灭人性,让人丧失最起码的善恶判断标准和是非判断能力,不能不说这是当代大学教育、当代高等教育最失败的地方。究其根本,全都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原因啊,全都是应试教育引发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啊!……”

    讲到这里,教室里再次变得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着老师的讲课内容,都在认真反思着这些年来自己所受的教育。

    同样,此时此刻,邓嘉欣也在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