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紧锣密鼓(第2/3页)  双胞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郑少红为中考准备和忙碌的这段时间,郑少华的科研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经历第一周试验的屡次失败后,他的研究也逐渐步入正轨。后面的一个月时间里,他都严格按照正常的速度进行着,有条不紊,大量而反复的试验,以期能够达到技术上的要求。biquge5200

    这段时间,徐军偶尔会来实验室看看,了解他们试验的进展状态。看到郑少华很快便上了手,不禁令徐军感到欣慰和满意,并对他多次进行鼓励。

    一开始,郑少华按照江涛最初给他指明的试验步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到了第二周的时候,他甚至比江涛给他指明的分组试验还多进行了几组,只为了增加对比,从而寻找到最佳的纸浆废液稀释剂掺量值。

    当初,江涛给他指明的分组试验是按照掺量值的0.00%、0.25%、0.5%、0.75%、1.00%、1.25%等六组来进行的。可是,后来在试验的过程中,郑少华决定再将其进行均分,将其扩大到十二组,掺量值分别是0.00%、0.125%、0.25%、0.375%、0.5%、0.625%、0.75%、0.875%、1.00%、1.125%、1.25%、1.375%。

    这样,通过多组对比试验,就能更加清晰、更加直观地找到那个最佳的掺量值,最大程度地达到精确,减少误差。

    当郑少华产生这一想法时,曾经跟胡小军、江涛探讨过;可是,并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他们觉得只需要做六组对比试验,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如果做十二组的话,就相当于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再加上大量的重复试验,至少得做好几百组试验,甚至更多,不是他们两三个人应付得过来的。所以,胡小军和江涛并没有采纳,仍旧按照之前的六组对比试验进行,即使重复操作,也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尽管遭到了两位同事的拒绝,郑少华还是决定就按照自己的设想来进行,只因为他那种力求精确无误的科研精神,不允许他有任何的马虎和疏忽。

    既然他已经想到了,并认为这种试验得出来的结果会更加精确,那么他就会毅然决然地坚持下去;即便工作量增加一倍,他也不在乎,大不了利用下班的时间来完成。所以,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郑少华的研究工作仍旧没有得到减轻,反而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每晚仍旧得加班到很晚才能回家。有时,实在太晚,他就在实验室小睡一会儿,醒来后挑灯继续工作。22ff

    尽管工作量增加了一倍,每天要工作到很晚,但是,郑少华一点不觉得累,精神状态反而特别好,可能是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方式,即便比别人多干一倍、两倍乃至三倍的工作,只要是他认为值得做的,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坚持到底,不会中途退缩,更加不会半途而废。

    离规定的一个半月时间还剩一周的时候,郑少华的试验总算大功告成。

    通过大量反复的试验,他不仅找到了最佳的纸浆废液稀释剂掺量值,还把这段时间做的试验绘制成了图形,让人可以通过图形一目了然地看到最佳的掺量值。

    胡小军和江涛的试验也在还剩一周的时候完成了,他们同样绘制了实验图形,只不过他们的图形明显没有郑少华的精确。六组试验和十二组试验的分布图,凭肉眼来看,大致的变动轨迹不会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如果要尽可能精确地显示水泥的流动时间随纸浆废液的掺量值的变动轨迹,当然是分布的点越多,越能得出精确无误的结论。

    就这样,纸浆废液稀释剂小组的试验工作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周就完成了。而郑少华所做的工作量是胡小军和江涛他们两人的总和。

    当胡小军和江涛看了郑少华的试验结果后,都赞不绝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