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到各个领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包括20余部歌剧、41部交响曲、50余部协奏曲、17部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协奏曲、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23首弦乐四重奏、以及数部嬉游曲、小夜曲、舞曲及宗教乐曲。
为了更好的纪念莫扎特,人们拍摄了《莫扎特传》(Amadeus),又译为《阿马德乌斯》。影片从一个宫廷乐师角度,呈现了天才莫扎特传奇的一生。片中莫扎特由美国演员汤姆·休斯饰演,于1984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包括最佳电影和最佳男主角。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是1981年上映的纪录片。讲述了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萨克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作为第一位从西方来华演出的小提琴家,在整个中国行的见闻纪实。1981年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记录了艾萨克在北京的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以及一些常规演奏会的感悟,以及艾萨克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音乐学院进行的交流讲学,与中国爱乐人深入地交换了对音乐的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于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佛利德剧场首演,作者于同年去世。
此剧仅仅排练了两日后,就在维也纳郊外的维多剧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获得了巨大成功。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
歌剧的序曲以奏鸣曲的形式从统一全剧的降E开始,精美的弦乐声华丽而且流畅。如泉水源源涌出,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
塔米诺这一角色属抒情男高音,他在剧中的两首咏叹调《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及《Wie stark ist nicht dein Zauberton》旋律极其优美,很好的描画出这个抒情式的人物细致丰富的内心。
帕米娜这个角色外柔内刚,莫扎特为她写的所有唱段都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与帕帕杰诺的二重唱《那些感受到爱情的男人》最为经典,柔美的旋律充分体现出莫扎特的天才之处。
捕鸟人是剧中带有喜剧因素的一个亮点,在第一幕中的《我是一个快乐捕鸟人》,以民谣为基调,生动灵活、轻松的刻画出其快乐的天性。
《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夜之后这个角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准,其由善到恶,转变的背后要求极微妙的分辨,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划她的本质,超越人声的华彩本身也赋予了她狂暴的心情以讽刺的色彩,在音域高音F调上,以快速的唱法,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断音和长笛的相竞赛。简直就是一种花腔咏叹调的极致。”
平果遗憾说:“看来,宝贝是欣赏过《魔笛》的,对吧?严重羡慕你!”
平涵涵说:“我也遗憾呀,只是看的DVD,并没有在歌剧院聆听过。将来吧,有机会,我一定邀请老妈来歌剧院欣赏!”
莫扎特故居坐落在一条狭窄的巷子里,有一条窄巷正对着大门。走进去,平果发现,几乎找不到真实的莫扎特遗产物品,除了他谱了曲的纸张、演出的红袍以及一些乐器,在这间故居里,莫扎特生活了十年,创作了无数剧目与乐章,最后却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好在有一天,(维)也纳终于想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