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的国家进出口税。
地产税只收县级以上的城市,现在城市化还不够,以后季阳会加紧推进城市化。个人所得税这一块,需要重新登记,户籍,季阳决定把户籍分为士农工商四种,士农两种户口不收个人所得税,工商要收,算是给这些士大夫一点面子。
果然,在场的大臣们听到士农不用收个人所得税,心情都好了许多。
“如何区别士农工商,朕以为只有为朝廷办事的人才能算作士,举人之上方可为士。一家之中若是有举人和官员,则其父母子女可以不用收个人所得税,孙子辈和支系不算入。”季阳说道。
“举人之上方可为士,那秀才怎么算?”辰央问道,以前秀才都唤作老爷,有许多特权。因为这时识字率不到10%,全国秀才可能不到十万人,也算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文武百官听到举人才能为士,心里涌起一股优越感的同时,也觉得要求太高。
“此时举人稀少,待朕大力推行教育,将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多,那秀才便不值钱了。另外还要说一声,文官只有知县以上方可为士,武官只有守备以上方可为士。”季阳说道。
这一下又把十的要求提高了,将来再不会出现那种读了几本书,就把自己当士,充满优越感的人。季阳这些举措伤害了不少读书人的利益,在场某些官员有心反对,可是一想到季阳背后的麒麟军,犹豫一下还是放弃了。
能来朝堂的官员自然都达到了士的要求,这些政策没有对他们造成直接伤害,犯不着跟皇帝呛。
“关税只有海关,和国境进出口两种,内陆城市不得私收关税。”季阳说道。
“圣上英明,只是这样一来,内陆城市恐怕税收不足。”辰央说道。
“有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商业税足够了,只是内陆城市的税收不如沿海和边境城市。这件事情jiāo给内阁,尽快拟一个章程出来,我要在今年内完成这些改制。”季阳说道。
“微臣遵旨。”众大臣回道。
“另外,朕再宣布一条政令,从今往后永不收赋!”季阳说道。
赋就是专门收给皇帝内务府用的,季阳有那么多产业,压根不需要赋。
众大臣闻言齐齐跪下,高呼:圣上英明,千秋万载。
第二天,永不收赋四个字通过星宿商会办的“皇家报纸”宣扬出去。皇家报馆在中原十七个省都办了分馆,报纸一出,顿时在大江南北掀起一阵潮流。
文人各种赞美,百姓各种喜悦,季阳的声望刷刷上涨。
“师傅你看,这是季先生最新颁布的政令。”剑晨拿了一份报纸来看,他和无名正在中华阁客栈喝茶,看完之后递给无名。
“永不收赋,好一个永不收赋。”无名眉头一挑,不知该敬佩还是无奈。
“徒儿以为季先生当皇帝也不错,蜀川那等穷山恶水之地在先生的治理下,安泰繁华。再看这中原大地,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便恢复了昔日的祥和。自古以来朝代更替,季先生能把中原治理好,便是好皇帝,我们为何要与他作对。”剑晨觉得无名有些偏执了,他有点想去投靠季阳。
“你可听说过昙花一现,季阳治理百姓的确有一套,可是他要普及武学,要人人尚武,那是万万不行的。这江湖为何而乱,不就是习武之人犯乱,倘若凡俗走卒都会武功,天下必然大乱。”无名说道。
“即便如此,我们也没必要跟季先生作对,或许可以说服他。像现在这样在背后动手脚,徒儿总觉得不是君子所为。”剑晨说道。
无名沉默了,过一会才道:“季阳此人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剑晨辩驳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况且您虽能号召一些门派抵制改革,却不能阻挡天下人学武。犹如蜀川和西域一般,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