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远赴洛阳(第1/3页)  仙路何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离开了泰山,张寻对“种子”再也没有头绪。不过张寻现在心态平和,既然暂时找不到方向,那就依着自己的心好了。要说道前世华夏古都,张寻最认可的就两个,那就是长安和洛阳。至于金陵也就是后来的南京作为都城的朝代或地方割据政权实在太短命了,游玩倒是不错。北京只是离现代近,故宫保存了下来,真要说历史底蕴肯定不及长安和洛阳。回到文昌大陆来说,长安现在叫咸阳在秦国,张寻决定最后再去。那现在去哪里,张寻心中只有一个dá àn,周国都城洛阳。

    当然,张寻还是比较随缘的,不是赶赴洛阳,而是精心设计一条从泰山到洛阳的路线,途中遇山游山,遇水玩水。四美隐约猜到张寻还是要寻人,不过张寻不说,四美也由他折腾。四个孩子一开始有些郁郁不乐,毕竟离开了刚刚认识没多久的小伙伴,心中总是不舍。不过很快就被不断变化的风景吸引了注意,心情就好了起来。

    足足三个月,张寻一家人才到了洛阳城东门,虽说周朝变成了周国,又过了三千余年,但洛阳还是繁华无比的在那屹立着。来到了一心向往的古都洛阳,张寻打算一家人待上一年,至于“种子”张寻暂时不去想他。既然准备长住,当然要置办一套宅邸,张寻可不会委屈自己和家人。不过自己在这人生地不熟,那就去拜访洛阳府尹好了。反正虽说他这十年多沉寂了,但圣前学士文位还在,这洛阳府尹只要自己找shàng én,帮忙牵线买座好宅子应该不会拒绝自己。

    张寻先把四美和四个孩子安顿在离洛阳府衙不远的客栈后,就往洛阳府衙而去。只见府衙门外,一群书生在看着墙上贴的告示,并在那小声议论着。张寻知道肯定有什么事,毕竟这洛阳府衙是很庄严肃穆的存在,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绝不会乱贴告示。上前一看,原来是为牡丹佂诗,第一名奖励一套位于牡丹园旁的大宅邸。张寻心里想“这是刚刚瞌睡就有人递上枕头的节奏啊!”反正是描写牡丹的诗,自己作出好一些的诗也是正常,反倒自己一味低调仿佛消失在文坛倒是惹人猜忌。张寻想好了就往洛阳府衙正门走去,那衙役正欲问询,张寻开口说道:“我乃圣前学生张寻,有一描写牡丹佳作。诗名就叫《赏牡丹》,且听我吟诵。”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静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虽说现在文庙衰落,也再无显圣之举,但作的好坏,文人还是能感受到的,只是不像十几年前圣音扬名罢了。故而张寻吟完这首刘禹锡称赞牡丹的诗,还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动静这么大,那洛阳府尹自然被惊动了。从内屋出来,洛阳府尹文乐兴大声笑道:“哈哈哈!天下久传圣前学士张寻“张郎才尽”,本府从不相信。今你张郎初来洛阳,就作出如此佳作。此乃我洛阳之幸!有此一诗我洛阳牡丹当名传天下,乐爱国色之名人雅士当纷至沓来,共襄盛举。”张寻说道:“府尹大人,洛阳古都,繁华似锦。历史悠久,文道昌盛。小生闻名久矣!今日来到这花园之城,洛阳之美真名不虚传也!见府尹大人悬榜佂诗,小生偶有所得,也是与这洛阳有缘。府尹大人如此盛赞,小生实不敢当。”那文府尹说道:“张学士,请随本府入内一叙。”张寻跟着文府尹来到府衙后院大厅。文府尹这时说道:“张兄就称呼我文兄即可。现在这大厅就你我两人就不必像在外那样繁文缛节了。”张寻说道:“文兄说的是,我此来洛阳,想在这待上一年,以后怕要是经常叨扰文兄了。”文府尹笑道:“张兄,你能在洛阳长住我求之不得。哈哈!还有两个月,这洛阳一年一度的盛事“牡丹节”就要开幕了。望张兄再出佳作。”张寻说道:“文兄,到时我肯定参加。”文府尹得到张寻的答复就叫来自己的师爷把张寻带到牡丹园旁的一处府邸。这就是张寻作诗的奖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