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第1/3页)  碧玉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船过三峽,素梅和荷香上甲板来看天下闻名的三峽风光。她们从成都出发巳是六月中旬了,天气炎热。但三峽之中却是林寒涧肃,江风徐来异常凉快。悬泉绝壁之上不时能看见猴群出没。正是:巴东三峽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xiǎ一 jiě,你看c那不是那回我们在新都遇到的那个人吗!"荷香眼尖,指着一个扶着甲板栏杆也在看两岸风光的男子。素梅随荷香手指处看去,认出了是在桂湖茶亭代她们解围的周老师。对方也认出了她们,便笑盈盈的走过来打招呼道:"幸会c幸会!不想在这里见到二位。"荷香赶紧说:"我到学堂来找过你,没有会到,我家xiǎ一 jiě要把那一块钱还给你。""唉呀,些许小事你还记在心上。"荷香喊素梅"xiǎ一 jiě"本是喊惯了的,到陈家后因是陪嫁丫鬟,她为了以示亲疏,也没有改称呼。这给周老师造成一个误会,以为素梅还待字闺中。

    周老师姓周名凤鸣,也是ri běn留学生。但他是私费。他在ri běn学的是勘探採矿一类的专业。原想回国找出我中华的地下宝藏,开釆出来富国强兵。作为国民也算为国家效力。回国后同学介绍他去光绪三年(1877)前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创建官督商办的开平矿务局。他妈周王氏死活不准。说:"挖煤?你一个洋学生去挖煤?‘下煤窑是埋了没有死,当船夫是死了没有埋’,你晓得不!"他也就只好在高师学堂谋了一份教地理的教职。

    这周王氏原是个家庭有七c八子女c教私塾老秀才的幺女。老秀才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没有教她认几个字。老秀才娘子比老秀才年纪小二十多岁,是逃荒来的河南人,为了活命跟了老秀才。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刚开始两人过得还好,时间一久c子女一多,生活困难,两口子就经常吵闹。另外老秀才人一老,难免精力不济,对这幺女也就疏于管教。这周王氏从小便养成了刁钻古怪的脾气。市井中那种庸俗势利c尖酸刻薄c爱慕虚荣的习气无一不有。

    周王氏自嫁到周家之后,不孝公婆c不敬丈夫c不睦弟兄。把个周凤鸣的爹后悔得踫墙。这妇人先是闹着要单独过,要分家,周凤鸣爹无法只得依了她。和公婆分开后,周凤鸣婆婆有时想看看自己的儿子c孙子,婆婆一登门,开始这周王氏并不吵闹,而是在周凤鸣婆婆面前说周凤鸣爹这不好c那不对的。周凤鸣婆婆难免就要教育自己的儿子几句。周凤鸣的爹是个直性子,受不得委屈,受了冤枉c难免就和周王氏吵闹。这妇人正要他如此,两人就吵起架来。常言道:自己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就不是自己的家啰。两人一吵,周凤鸣婆婆自然就不安生,也就不大登自己儿子的家门了。

    总之,这妇人就用这种办法:只要周家的亲朋好友来,都说周凤鸣爹这不好c那不对的。让客人尴尬,只是劝她,说周凤鸣爹不对。次数一多,也不好同周凤鸣爹再来往走动了。别人走后,她又在周凤鸣爹面前说别人这不好c那不对的一些小话,总之是要让周凤鸣的爹心里不舒服。搞得周凤鸣爹成了孤家寡人。没有朋友c没有亲戚。反过来这妇人对娘家这边就好得不得了。她娘室的人那怕就是侄儿侄女她都要袒护。贩毒吸毒,偷窃扒拿,偷汉子都是好人,不准周凤鸣爹说一句。反而逢年过节还要大办席桌,把兄弟姐妹,侄儿侄女c三亲六故请来吃喝一番。周凤鸣婆婆见儿子找了个这么个妻子,郁郁寡欢,不久也就气死了。

    这妇人见公婆一死,更肆无忌惮,对周凤鸣爹更为恶劣。周凤鸣爹只要一出门就怀疑他去嫖了,在路上不管有意无意看了某个女人一眼,就说周凤鸣爹想人家了。搞得周凤鸣爹除了在学堂里教课,根本不敢出门。这妇人还有一手对付周凤鸣爹:如果无事可吵了,就说自己这痛那疼的,得了什么病了,要死了。周凤鸣爹是个心软之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