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第1/4页)  碧玉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太基生日这天,来祝寿的人很多。院子小c不夠用。就借用北新桥石雀胡同的增寿堂,供来宾吃寿宴看堂会用。院中来宾席的陈设方式是这样的:一张方桌,正面并列两把官帽椅,两侧各有两张大方凳。这一桌c二椅c四凳,合称一份“官座”。在正厅台阶下,左右对称各摆若干份“官座”,中间留出一条过道。桌有大红绣花桌围,椅有大红绣花椅垫c椅披,凳有大红凳套。在若干份“官座”的前面陈设若干排春凳(又名二人凳,相当于两张大方凳的面积),一排一排地一直摆到台前,也有大红羽纱凳套,但不设桌子。午前开戏,晚饭后还要继续演出,习惯上称为“带灯”或“灯晚”。凡“带灯”则午晚两宴之外,还招待一次点心,称为“灯果”。不另设席,只是在看戏的地方每桌摆若干碟甜包子c肉包子c黄糕c小八件之类。茶则随时更换。



    来宾进入增寿堂后,先到寿堂拜寿,陈太基照例在旁陪着还礼,然后招待入座。人都是势利的,陈太基现在掌诠叙有一点人事权,好多人都巴结他。文绍青c陈吟秋一家自然是该来的。周凤鸣也该来,所以也带了荷香来了。大家在客厅分宾主坐下,客人络绎不绝的给陈太基拜寿,忙得不亦乐乎。一直到司仪喊入席,才告一段落。



    文绍青自然和陈太基坐主席,陈吟秋c周凤鸣坐一桌。女眷们在后堂,荷香c素梅就由陈太基夫人陪坐。席间每桌依次向陈太基敬酒祝寿。轮到陈吟秋这一桌了,陈吟秋是陈家亲戚,自然为主的就带大家走到主席桌前,向陈太基祝寿敬酒,陈太基一一高兴的喝下后,陈吟秋正待要带众人离去,陈太基叫住了他道:"贤侄啊!来,老伯给你介绍两个朋友。"说着他指着一个和陈吟秋一起来向他敬酒的青年道:"这是我同年的侄子c四川张文远。"陈吟秋一见这青年,刚才入席时大家寒喧过,忙点了点头。



    文绍青在傍道:"芝生c你是光绪好多年的进士啊?"(陈太基字芝生,号丹桂。取太基芝生c丹桂飘香之意。因他是农历八月出生之人)陈太基道:"光绪二十一年二甲进士。"接着又说道:"那一年的状元正是我们四川人骆成骧,资州人氏。(资州,今之资阳。)"张相士在傍说道:"年伯那年二十几岁,翩翩年少之时,就同我舅父同中了二甲进士了。"陈太基不由感慨吟道:"‘想当年共客长安,似二陸初来俱少年。有笔底千字,胸藏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那时年少意气,如今垂垂老矣!"文绍青道:"那里!那里!芝生正是春秋鼎盛之时,正是为朝廷,不!为国家出力之时。"接着他又说道:"不过那一科,先帝原定状元为喻长霖,将骆公骕列在二甲前列,其卷中对策文中有‘主忧臣劳,主辱臣死’之语,时正值甲午战败之际,先帝深受感动,遂提骆公骕为状元,喻长霖为榜眼了。这也是公骕对君父一片赤诚所至。"陈太基道:"正是!正是!"接着又指着另一位介绍道:"这位是大总府庶务孙祚鹏先生。"陈吟秋与张c孙二人重新见礼,然后众人退回原桌。



    经过陈太基介绍,回到原桌席上,大家的气氛自然不像先前那样拘谨了。尤其张相士是个"老海",言语之间面iàn ju到,使席间的气氛特别融洽。



    席后有堂会。



    堂会请的是京城正当红的"三和班"。陈吟秋知道是"三和班"后,想到清妍今天肯定要来,好久没有见到清妍了,也想看看她。



    今天看戏的人多,陈太基还专门请了jun1 jg来站岗,抖抖威风。



    戏码是前几天就定好了的,先是清妍的《麻姑献寿》,边唱边舞,甚是喜庆好看。清妍在台上也看见吟秋了,给他飞了几个眼锋,把坐在陈吟秋傍边的素梅弄得很不舒服。



    堂会中间的戏是《连环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