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南下(第1/3页)  朱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顺明与李自成笑着从里屋出来,显然谈得十分愉快。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李翠薇内心欣喜不已,两眼含泪,眉梢含春。能得到父亲的准许,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她觉得全世界都变得美好。

    刘宗敏阴沉着脸,是人都看得出他的沮丧和愤恨。他内心对李自成的不满渐生。

    李自成将李翠薇许配给了朱顺明,陪嫁了大批嫁妆。

    掠夺而来的金银珠宝对四处流动的李自成来说没有多大用处,反而是个累赘。

    田见秀虽然很欣赏朱顺明,但还是追随在李自成身边。

    田慧和李翠薇两人相拥而泣,难分难舍。

    “翠微姐,你要幸福,你一定要幸福”田慧带着哭腔喊道:“我会想你的”

    李翠薇同样泣不成声,点头应承道:“我会的你也要保重”

    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再见面,或许这次分别就是永别,李翠薇依次同她的xiǎ一 jiě妹们告别,悲伤难以抑制。

    “爹,女儿不孝,不能在您身边伺候您”李翠薇给李自成叩头道别。

    李自成笑道:“傻丫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爹还能养你一辈子不成?能嫁给朱老弟,过安稳的日子,你娘也会替你高兴。”

    “朱老弟,后会有期。好好待翠微。”

    说着,李自成转身,带领人马呼啸而去。

    刘宗敏黑着脸,带着愤恨和不甘,带着向往和憧憬,头也不回的走了。

    朱顺明没在意李自成在称谓上的不着调,而是感叹历史的巨大惯性。

    充满人格魅力的李自成,聚集或被逼无奈或心怀不满或肆意妄为之人,在造反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杨鹤同朱顺明相谈甚欢。

    正直迂腐清高的杨鹤学问高深,但对治国有些想当然。

    朱顺明实际年龄比杨鹤还大,学问不高,但他在guān chǎngc在基层摸爬滚打几十年,加上领先的理论见识,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超出杨鹤几条街。

    “今上不可谓不忧民,为何朝局日益糜烂?朝中诸公均满腹才华,何以不能扭转灾情?”杨鹤忧心忡忡问道。

    历史对大明是不公的。尤其是被清朝篡改的《明史》以及宣扬的农民起义的正义性的历史资料。

    大明从异族手中夺得天下,延续了大汉文明,上符天意,下得民心。

    太祖皇帝“士大夫与皇族共天下”;成祖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明一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英宗被掳走,死不投降,明朝换个皇帝,照样强硬;崇祯本可南迁,划江而治,但他宁可上吊自杀,只留下“勿伤百姓一人”的遗言。

    明朝是悲壮的!

    话题很大,但朱顺明还是大胆的讲出了一些他的看法。

    “没有一成不变的祖宗之法。”朱顺明小心道:“太祖‘与士大夫共天下’,本意虽好,但却为如今的局势埋下了祸患。”

    杨鹤不解道:“难道要皇权独握才好?”

    朱顺明摇手道:“咱们不讨论政体,只讲事实道理。”

    “朝廷就是一个大家族。家族要想和睦兴旺发展,金钱是第一要素。朝廷的最大困境就是没钱。”

    “怎可与民争利?”杨鹤不悦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轻徭薄役,体恤民情,当是为政之道。”

    朱顺明笑道:“屁股决定脑袋。朝廷收税,真的是与民争利?恐怕是‘与士争利’吧。杨公也是士中一员,当然要为士大夫说话。”

    “如若真不与民争利,何以陕西贫民无以为继,纷纷揭竿而起?占据天下财富七八成以上的皇族c官僚c士大夫c商人等人都不纳税,整个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