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借鉴历史的经验(第1/2页)  明末之农民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明末之农民崛起最新章节!

    想了好一会儿,洪先决定自己单干,只有单干才有一丝出路。

    有着领先这个时代三百多年的眼界,有着熟知许多革命成功的经典案例,洪先心中也有了一点点底气。

    曾经的他一直被代表被领导着,他甚至都觉得自己是当惯了小人物,可是这不代表他就没有一点野心。只是在那社会阶级固化,层层明规则潜规则将人死死压制让普通人很难出头的时代,他那一点点野心也早就被磨灭了,一句话就是他认命了。

    可是如今时代不一样了,明末的动荡打破了文官制度的统治。如此,洪先也不用去皓首穷经的去考科举了。如今是一个有枪就是草头王,拳头大就能打人的时代。这对于洪先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他可以凭借自己的眼界能力出人头地。可是对于民族和普通百姓来说,这又是最坏的时代。

    下定了单干的决心后,洪先开始思索自己要走哪条路,或者说自己要抄袭哪个组织的成功之路。

    因为洪先不是学机械出身也不是学化工出身,他无法在这个时代大练钢铁,操起枪炮干翻鞑子。所以许多明末穿越者的办企业练新军然后平推天下的路线就走不通了。洪先凭借的只有先进理论而已,所以他只能走体制流,用先进的组织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然后靠着组织的力量夺取政权。

    洪先了解的案例中最成功也最经典的当然是兔党的红色政权。一样靠着农民,一样靠着一个组织,生生的从二十一人的小团体发展到拥有全中国的大势力。可是洪先认为自己一无外国的助力,二无清末民国培养出的诸多人才,三无果党的倾力输血供养,洪先自认为这样的路线很难实现,尤其是在这文盲遍地的明末,主义的斗争是很难实现的。

    如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更不是民族矛盾,而是生与死的矛盾。鞑子人口太少了,不将天下汉民杀个七七八八,不将天下汉民杀怕了,鞑子这天下是坐不稳的。既然鞑子想要天下汉民死,那汉民们自然也不愿意,有血性者也便起来反抗了。所以这将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或者大家一起死的战争。

    “那走果党路线?”洪先心中嘀咕道。

    可是果党前身是靠爆破起家的,想到那一次次恐怖袭击,洪先想了想还是算了。这时代可没有烈性炸药,就这黑火药做成的炸弹,重量少了没啥效果,重量多了还怎么扔的动啊?况且洪先也不认为如今这明末刺杀几个鞑子大员就能改变天下局势。清末那会儿,天下经过太平天国一折腾,局势又像东汉末一样,中央衰弱,地方势大。再加上洋人无休止的盘剥以及革命理念传播,天下人都认为鞑子将亡国矣。于是,一声枪响,天下群起响应,鞑子便亡国了。现在鞑子如日中天,就算将地方督抚杀遍了,鞑子一纸公文再换个就是。

    时代不一样,果党的套路也没用了。国外的路子洪先更没有去想,那些都是攀科技树,积攒几代人的力量才能成事的,洪先可等不了也等不起。最后,洪先想到了太平天国的路子。

    太平天国宗教的路子很能蛊惑人心,教军的战力颇显强悍,而且在前期,太平军可是一路从广西转战到江南的。虽说也吃了几场败仗,可那也是输少赢多。当初太平天国蒸蒸日上时,鞑子可是几乎被打的满地找牙。若非诸王内乱以及洋人参与倾轧,太平天国也不会短短十余年就败亡了。

    汲取成功者的营养,吸取失败者的教训。洪先决定自己走太平天国的路线。当然太平天国的那些错招可不能学,而果党与兔党的好的经验也能吸收使用。这些成功的经验就是洪先的最大资本,也是他立足这个时代的基石。

    想到自己要走老洪的路子了,洪先决定要给自己先改个名字。他与洪秀全一个姓真是好兆头,就是这名字就太难听了。洪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