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灯微明亮火微凉(第1/3页)  妖后,请放朕一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翩绯宫里,宋夭宜和树栖,韵儿三个人,靠得如此之近。



    宫门前挂着的灯笼里,蜡烛之火被漏进去的风吹得一晃一晃的,照着翩绯宫的大门上翩绯宫三字牌匾时亮时暗。



    



    可是今夜的皇宫却并不平静,三公主夏侯璎早朝时被赐婚,而夏侯逸为夏侯璎择定的驸马,正是今年秋闱科举kǎ一 shi的探花,柳江源。



    至于为什么不是驸马或者榜眼,而是第三名探花柳江源呢,这其中就有一段故事了。



    传言是因为在殿试的那天,柳江源殿试结束后,意气风发的走出启明殿的时候,那么一转身一偏头,正好看见了这位三公主夏侯璎,一袭襦裙从百花深处走来,手里拿着一握书卷,腰间彩带飘飘,似是凡尘仙女一般走来。而那天夏侯璎正是奉了太后的命,将这次礼部和太后一起拟好的冬日小宴礼单,给夏侯逸送过去。



    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邂逅,就是那样远远的回眸,才子佳人,花前殿下,一眼望穿云烟种种,眼里就入得了那一人。两情相悦,帝王婚赐,把手此生,这件事情不止宫里再讲,宫外都穿得沸沸扬扬。



    宋夭宜听见这小段来源不明的故事时,托腮深思,这个故事编的可真是假,这大秋天的三公主怎么可能就穿一件单薄的小裙,还那么巧就能从花里面走出来再晃进了这位探花爷的眼里呢?所以宋夭宜觉得,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呀。



    这件事情再民间传得那么深远,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关于柳江源的身世。



    柳江源,家贫无双亲,靠族中叔伯的供养,多年寒窗苦读,是个踏实忠厚的老实可靠之人。宋夭宜这几天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宫里的那些八卦小宫女们不嫌烦的念叨了好几天,这个人中龙凤柳探花终于迎来了金榜题名,而这待嫁闺中的三公主也等来了洞房花烛。



    而对皇上有仁德之心能chéng rén之美的传颂,已经像是洪水一样,快要遍布这个大楚的每一个角落里了。皇上夏侯逸不但不嫌弃柳探花曾是一届鄙薄草民,而且还一片惜才之心,能够打破门第传统,将金枝玉叶的公主赐嫁到柳家这样的寻常百姓家中。宋夭宜知道,这能够让生活在民间的百姓们,生出一种极大的感同之心,觉得皇上对自己果真是一视同仁的。



    这几日街头巷尾传唱着的儿歌都已经传到宫里来了:柳探花柳探花有福,美公主美公主嫁入,十年寒窗一朝洞房花烛,一心苦读就有锦绣前途,一腔为家为国为盛大楚。



    简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大概就是政治的效果。



    柳江源和夏侯璎两人之间,到底是不是两情相悦,宋夭宜不知道。但是这件事情里面透着那么点蹊跷,夏侯逸能够为夏侯璎择这样一个身家清白又简单的夫家,的确是很好的,但是就在赐婚后,钦天监很有工作效率的算一个宜嫁娶的吉日吉时,那就是两日后,也就是冬祭之前的两天。



    宋夭宜虽然不知道夏侯逸在谋算什么,但是婚已经赐下了,这么匆匆忙忙的下嫁,这里面要说没有点不寻常的原因,宋夭宜还真不信了。显然是想到了这点,所以钦天监才想出了一番g一ng guān说辞,翻译一番意思就是,两日后是这一年里最好最好的的吉时了,而且于探花和公主的八字来说,更是大吉大利,如果在冬祭之前能为这皇宫里添点喜气,那么这一年到头大楚都会因着这喜气而祥福瑞和的。



    宋夭宜这下就更想知道这里面的猫腻了,因为夏夏侯逸绝对不是会讲出,这种连鬼都不想相信的说辞的人。



    



    这个宫里的气氛的确因为夏侯璎的出嫁而活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