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 得风0041(第1/2页)  风中舞风的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历二月二刚过,大爷在天a县城的鲍记忠厚达顺堂药铺便开张了,这一年,大爷才刚刚16岁。

    药铺刚开张,大爷年纪又小,李大夫怕自己的徒弟出师不利,在药铺开业的头一周的时间里,一直呆在天a县城了。

    刚开张的一段时间里,李大夫经常找些亲戚朋友到店里来。

    为了能让大爷尽快打开局面,李大夫甚至还让一些亲戚朋友故意在来的时候装扮得像有病的样子,走的时候则高高兴兴的。有时,这些亲戚朋友回家时手里还拎着包好的草药包子呢。

    其实,多数时候,这些药包子里面,是些秋天自己家收集的一些能入药的蔬菜种子和一切在山上的草甸子采的一些常见的疗效很好,但价格便宜的草药等等。

    这些人来的时候,若是在路上遇到熟人问上哪去的时候,则有意的说是到大爷的药铺来给家人开药什么的,并且说:咱这县里来了一个刚出徒不久的小大夫,别看人年纪小,但病看的很好等等。

    当药铺里来了不是李大夫找来的新人的时候,大爷则借给一些真正看病的人看病的机会,有意的大声地讲解着病人的病及治疗的办法。

    用今天的话说,李大夫,给大爷找了很多看病的托儿,目的无外乎是为了在大爷立足之前的这段冷清的时间里,能多吸引当地的人注意罢了。

    此办法很是奏效,只几个月的时间,便有人主动的找大爷到家里给人看病来了。

    开张伊始,由于准备的比较充分,药铺的一切皆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大爷仗着年轻,有精力,药铺所有的一切都是亲力亲为,尽管事和活很多,行动又不太方便,但大爷,把药铺弄得干干净净c井井有条,给人的感觉,哪像是个身有残疾,并且又是这么小的年纪的人收拾的。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大年又到了,一年就这么快的过去了。大爷的邻居们早就看到大爷整天的一个人忙碌着,有时,病人多,或者配药腾不出手的时候,到了饭时了,还不能及时的做饭c吃饭,至于洗衣服等,就得经常在晚上才能腾出时间来的。

    大爷勤奋,人又厚道,年纪也不小了,便有热心的人开始给大爷说媒了。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尤其是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的北方,人们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恪守着儒家的传统思想道德意识,个人婚姻大事依然奉行父母之命c媒妁之言。由此,邻居们的好意都被大爷以年纪小,手艺不精而一一推托了。

    此时的国人,大凡家境等各方面稍好一些的,到了大爷这个年龄,多数人早已经成家立业了。

    对于大爷的婚事,爷爷奶奶也很着急。

    大爷一个人在天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自己去做,早日成家的话,不但能让爷爷奶奶省心,更能让大爷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给人治病和药铺的经营上。

    说来巧得很,用句宿命的话说,可能是天意的安排吧!

    过年回家的大爷,马上就要回天安了。

    某一天,家住流水太阳坨子的一家姓李的姑娘到聚体的岗岗屯的姑家来串亲,可是人到的第二天便病倒在姑姑家了,浑身发烧,并直喊脑袋疼,后来,居然烧到了胡言乱语的地步。

    当姑的为了给娘家人一个满意的交待,总不能就这样把有病的侄女送回娘家吧!

    没办法,找人看病吧!

    一打听,听说大爷还没有回天安呢,便赶紧来请大爷给治病去了。

    大爷骑着驴,来到了李家姑娘的姑家。

    看了一下病人,问了问病的情况,便先给这李家的姑娘用酒给洗了一下头,然后在头皮上揉了揉,接着在额头上用手掐了三道竖着的印子,接着让病人的姑,把病人的上衣脱了,又在前后心,用同样的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