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东江(第1/2页)  谪神皇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江乃大明第一大江清江的一支支流,虽是支流却也是浩浩汤汤千余里的大江大河,其福泽之处,百姓安居乐业,岁暮安康。

    而东江与其他的江河相比,其水灾祸患甚少,因其汇入清江,其下游之处更是有数个有名的河湖蓄水,江水平缓,沿岸稻田无数,乃是大明最重要的产粮地之一,江上的渔船连绵不绝,更是往来如梭。

    若仅仅如此,虽然东江州百姓受着东江江水恩惠福泽众多,但也不至于将自己的故乡称作东江州,毕竟这东江千余里之长,沿途路过了数个州郡。

    但上天的奇妙之处也正是在这里,这东江江水,在其下游距东海百里外突然急转直下,原本其上中游,乃是从西北高山发源而来,直奔东方大海,乃是东西奔流走向,但在即将进入东江州之地时,却是碰到了东江州北部的一座山脉,河流被迫改道,沿着地下水脉走势,改由南北走向,转了个弯,斜斜的向着东南方流去,汇入了在其南方数百里之外的清江江水之中。两江交汇之处,江面宽达十几里,并且其随后的江面越来越宽,直到和东海交汇,而清江出海口,离着两江交汇之处也仅仅只有数十里而已。

    这东江就宛如个护城河一般将这东江州的西南之向,围了起来,宛如上苍赐予东江人的庇护一般,从古至今,宽宽的江面为东江人阻退了无数战火,从此在这东江下游之地的百姓们,便是自称东江人。

    而途径海州县的涌河便是东江的一条支流,本是条小河,但经人工开挖,变成了一条连接沿途数个郡县的运河,一直到南方经由太湖汇入那东江之中。

    每日往来的运货船队与无数前往太湖捕鱼的渔船,便是涌河之上令人心神瞩目的一道风景。

    贾政林立在一只大船的船尾处,远远的眺望着秋雨朦胧的河面与河岸的芦苇,大船与着十几个同样的船只,用着铁锁相连着,十几只大船连在一起,便是一只十分平常的,前往东江州南方跑生意运货的船队。

    船队的领头人,和海州城的鱼把头有些交情,听着只是带上贾政林一程,便就直接爽快的答应了。

    贾政林除了上船的时候见着这位一面,其他时候便一直待在船队尾处这艘船上,没有走动过。

    船队中的桨篙缓缓随着号子声划动着,贾政林望着缓缓向后远去的两岸叹了口气。

    短短半日,他虽是查遍了文馆中的藏书,也为找到太多关于戴清河这人的事迹,若是shàng én去那林府开口相问,也定是行不通,最后只能迷迷糊糊的凭着一段野书中的记录,找遍了东江名人的传记,最后总算是找到了一段关于东江州南方的门派恩怨的记录。

    凭着林子路上课时和他提前的点点学剑细节,再三对照印证后,凭着自己的判断,其实也没有太多时间给他准备,他就踏上了前往东江州南方的船队。

    此去,也不知能否找到林府小少爷,再次望了眼江上星星点点的渔舟与商船,抹去脸上的雨水,贾政林叹了口气,躲进了船舱中。

    离着贾政林坐着的船队十数里开外的一叶渔舟上,戴清河和着林子路两人挤在狭小的棚子下,面对面的坐着,在外面,瘦瘦的渔夫戴着斗笠与蓑衣悠闲的站在船尾处,摆动着船桨,不时唱两声充满方言味道的号子。

    在狭小的鱼棚下面,永远有那么一滩令人膈应的积水,渔家捕鱼时常常直接将放着活鱼的网具和水桶放着这,因此总是有那么摊浑浑浊浊的积水,爱护自家的渔船的渔家会在天气晴朗时,好好洗洗刷刷暴晒一番,但显然载着戴清河和林子路的这位渔家不是,此刻在两人的脚下便泡着摊浅浅的污水,外面的雨水刮了进来,更是助长了这摊污水的嚣张气焰。

    林子路强迫自己不去在意自己脚底下泡着的这摊积水,抬头望着戴清河道

    “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