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第1/3页)  吴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杜锷去见郭益谦的细节姬亮并不知道,只是第二日朝上又见到了郭益谦,才慢慢放下心来。



    由于内局稍微安定,先前在上郡又险胜过一场,加之新娶了晋国公主有了外力可借,于是吴国朝野纷纷猜测君侯下一步便是集结大军,伐楚雪耻。



    姬亮对此当然有所耳闻,却不置可否。但民间的议论愈发高涨,秣城东市登仙台上献计献策的人不计其数。偶有一些被举荐到姬亮跟前的,也都被他打发敷衍了去。



    这一日伯姜在坐,夫妻二人闲话之时,伯姜问他:“君侯既有伐楚之心,此时何不顺应民意?”



    姬亮哂笑道:“夫人新来国中,不知我国风俗。兵乃凶事,不可擅动。你我听到见到的,几个是那些兵卒?”



    伯姜心思通透,当即明白过来,说道:“那些钻营投机之辈,自不必理会,可也不用因厌恶他们,耽误大计。”



    姬亮又道:“上郡一役,惨胜如败。楚国虽大不如前,到底十数年积累还在,胜负难料。可若缓一缓,倒让它缓过气来,更成威胁。”



    伯姜垂眸沉吟:“君侯的意思是联合晋国?”



    姬亮点头。



    伯姜起身,行至姬亮悬在殿中的山川地舆图前,说道:“吴晋虽有姻亲之好,但我与兄长”



    姬亮知她难处,跟过去握了她的手说道:“断不会叫夫人为难。”



    伯姜笑道:“那你是已有万全之策了?”



    姬亮道:“国中百姓世居东南之隅,此次东出,只为雪耻。若得晋王相助,所得楚国城池,大半可拱手让他,助他成王霸之业。”



    “楚国自恃国力,盘踞南方,今日伐吴,明日攻巴。若其势大,也是晋国心腹之患。而晋雍相邻,晋国多年为雍国牵制,如楚地三有其二,则无惧于雍。”



    “雍国奉天子而令天下,多年来未有一国独大,也是嬴玉从中制衡之故。”姬亮伸手抚过地舆图上的万里河山,长长一叹,说道:“楚国一灭,中原之势就会失衡,嬴玉断不会坐视。吴晋伐楚,他必会相助楚国。”



    伯姜也道:“巴国地远,向来唯雍国是从。若是雍国襄助于楚,巴侯必随之发兵。”她伸指在图上斜斜一划,又说:“以崤山湄水为界,四国对峙——这一仗打完,不知剩下几个?”她转头对姬亮笑道:“君侯当真只为雪耻?可有想过——王天下?”



    王天下。



    这话秦渭阳同他说过,郭益谦也同他说过,如今伯姜又来问他。若是先前,姬亮定然豪情万丈,然而这些年过去,也经历了不少的不如人意c无可奈何,愈发将心情磨得沉静内敛了。因此伯姜虽问起,姬亮并不答,只将早年悬在他榻上的那方周天子的诏令取下来端详一阵,才缓声说道:“天命在我,顺势而为;天不顾我,谋之何益?”



    他将那诏令一角伸到烛火处引燃,丝质的诏令早已发黄变脆,烛火一去,“腾”地燃烧起来。姬亮手一松,那团火焰落到地上,在姬亮脚边灼灼燃烧着。姬亮垂眼一瞥,将宽大的袍袖一拂,带着残余星火的灰烬便飘了起来。在多年以后的史书记述中,这一点星火,成了收复湄阴的预示。



    欲复湄阴,当先收河下。姬亮发兵突然,河下楚国守军仓促迎敌,是以吴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回了河下。



    楚王芈子瑜闻讯大怒,一面立刻遣大将军祁阳率军前往湄阴迎敌,一面上书天子以吴侯姬亮不宣而战为由,请天下诸侯共讨之。



    而此时,在犹布置着楚国装饰的河下郡守衙署里,拜为上将军统领此战军事的秦渭阳正撰写着汇报给姬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