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避其锋芒(第2/3页)  帝爱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甘心地朝下游奔驰而去。

    夜平宁站在甲板上,心中悲怆,道:“拿酒来!”

    待酒上来,夜平宁举起酒坛,面向北岸,将酒缓缓倒入离江之中,酒毕,将酒坛朝上一抛,“刷”一声拔出佩剑,将酒坛击碎,陶片纷纷落入江中,众人也纷纷拔剑,随夜平宁面北肃穆而立。三十六人的队伍,只出来了十四人,其余二十二人,皆杀身成仁。明知是死路一条,却舍自己的性命,把生留给别人,生者无不心中悲怆激愤。

    许久,夜平宁方收了剑,对宇文迟道:“传令给司徒门下,善待他们的后人,按一等军工抚恤。”宇文迟应了。

    顺流下行,不多时便到了子江口,顺子江上行,昼夜不停,四日便可到达盛京。只是黑夜之中,本应漆黑一片的子江口码头却灯火通明,远远望去,竟有不少船只排在江边,似乎在等候检查。夜平宁心中暗道不好。澜照和大成东部,以离江为界,江北为澜照,江南为大成。两国近百年交好,互相通商,故而口岸检查不甚严格,两国船只各有自己的标识,只要出示通关文书,便可自由同行。若有时间紧急需要夜行的船只,夜间亦有专人检视船只和文书。只是夜间行船甚少,码头上不可能灯火通明。

    果然,前去查探的人一会便来回报:“主爷,听说今夜子江码头彻夜搜查逃犯,所有船只,一律不得放行。此刻官兵正一艘一艘船只搜查着往这边过来。”

    看来夜仁和已有所准备。方才在临州截杀他的时候,必然有人讲消息传了出去,才会有援军前来,只怕传出去的消息还有沿途沿江严加防范。临州是澜照南部边境重镇,扼守子江口,夜仁和一上台就将临州刺史换成了他的人。他原本的计划是悄悄顺子江北上,过了临州,北边的楚州地广兵多,楚州刺史张怀是他的人,届时以楚州之力,北上拿下兵力虚空的舒州,便可直取盛京了。

    就是因为陆路变数多,他才迂回南下。如今因为西宁侯的背叛,他活着的消息提前走漏,北上的水路已被堵断了。要走陆路,就需要楚州刺史提前安排,不能再用商户的身份掩护了。

    “玉烟姑娘,临州银号的掌柜可到了?”夜平宁沉吟片刻后问道。因为消息提前走漏,夜平宁带着贴身的六十几人分两批匆匆入关,一路上以商人身份行走,多亏了玉烟的安排,路上又收到了顾双成的信,要玉烟全力配合夜平宁入关回京。夜平宁对顾双成是全然信任的,一路上玉烟的作为,也让宇文迟暂时相信了玉烟并无二心。

    “到了,陈掌柜早就在码头等候,见了商号的船就寻来了,已在另一艘船上等候。”玉烟利落回答,便去传唤陈掌柜。

    “玉烟姑娘且慢,在下跟你过去问话便是。”宇文迟说话间跟了上去。这是夜平宁提前安排好的,小心使得万年船,如今澜照在通缉他,他的样貌不便让外人见到。

    不多时,宇文迟回来,神色不豫,躬身递上一封信。夜平宁接过来一看,是楚州刺史张怀的笔迹。信上说他暗地里招兵买马已引起朝廷注意,派了雪衣卫监视他,他暂且不敢妄动,怕失了楚州的兵权。朝廷已加强了盛京周围的兵力,舒州加派禁军两万。夜平宁看完,脸色也阴沉一片。

    夜平宁的两艘商船停在江心,眼看岸上的火光渐渐下到江里,看来是官兵检查完岸边的船只,要开始检查江上的船只了。驳船下水声,官兵的吆喝声,闪烁的火光,渐渐由远及近。

    玉烟看夜平宁脸色不佳,知道消息不好。顾双成写给她的信里,要她稳住夜平宁暂时待在临州,不要北上,等她到了临州,一起回大成。玉烟自然明白顾双成的意图,眼前看来上岸不是明智之选,便劝道:“平爷,眼下形势非常,登陆不易,就算上了岸,只怕岸上形势也不乐观。何不远幸大成,在江州等待,徐徐图谋?”

    宇文迟也看了张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