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沙文的往事(一)(第1/2页)  心动之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忧郁的日子总是很快过去。有时觉得日子太漫长,太难熬,那是因为没找到自己的价值,没找到努力的方向。但人生也不总是那么清醒,在迷茫的时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试。

    1897年夏

    就像沙文,年轻的他喜欢冲动,做什么事都不管不顾,在沙文看来,任何顾虑都是杞人忧天,自寻烦恼,想做什么就去尝试,只有尝试了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浪花朵朵在海面翻滚,才能看清前行的方向。沙文的父亲是著名的华侨商人张正洵,沙文原名是张士林,小时候跟随父亲辗转南洋各国开拓生意,16岁就赴英国留学学习商业,20岁暑假回国闲来无事就到父亲在烟台办的玉莱酒厂帮忙打理生意。

    这天张士林到一家酒店谈生意,刚到酒店门口,迎面便撞来一个德国人,那德国人满身酒气,上来就破口大骂,他说的虽是德文,但对于见多识广的张士林来说,他说的是不是脏话却极易分辨。张士林立刻满腔怒火:“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是你撞了我,还说那么难听的话,中国话会不会?不会就别在中国待着,回你的德意志撒酒疯吧。”这德国人咧着嘴轻蔑地笑笑,转而用中国话:“你们这些中国人真是顽固不化,什么都不知道,马上在山东都要成为我们德国人的地盘了,这家酒店也不过是我的囊中之物罢了,留着它是为了让它卖我们德国的酒,给我赚钱。”张士林把这话当成了挑衅,他16岁出远门,什么样的冷嘲热讽没见过,他的个性是从不畏惧各种挑战,况且他一个大老板的公子,又是在自己的地盘,平时他不惹事,还没人敢主动招惹他呢。于是张士林指着德国人的鼻子道:“你给我听好了,我也是来卖酒的,有我的酒,你的酒就不会有销路了,你还是尽早把你的酒下架,抱回德意志喝吧。”说完很爽地走了。那德国人喝得醉醺醺的,也就没把张士林的话当回事。

    张士林本来来酒店是推销玉莱葡萄酒的,但是这样一来,倒让他改变了计划,他决定用这个酒店来为玉莱葡萄酒打广告,正好气气那个德国人。

    第二天,在烟台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出现了这样一个酒店,酒店大门口的石狮子头上盖着印有“玉莱葡萄酒,尊贵之风范”的红盖头。进门后墙上挂满了各种酒厂酿酒过程的图画,旁边还有文字介绍。在墙柱上像贴对联似的贴着:玉莱葡萄酒,品质之典范;推陈出新,别具一格,千般色泽,万种滋味,玉莱酒业,在您身边。总之,类似的广告词随处可见,桌布上c手帕上c椅背上都有,当然,为了不令顾客产生视觉疲劳,夹在广告词当中的还有士林找画师画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葡萄酒tu piàn。显然,这是一家zhuān ài玉莱葡萄酒的酒店,德国的酒已经不见踪迹了。不过,代价就是,张士林答应免费g一ng yg所有用酒,并为该酒店请了几个厨艺很好的大厨,毕竟有好吃的菜才能吸引客人饮酒啊。

    那德国人名叫卡尔,是一位商人也是传教士,一看到这境况立刻傻了眼,便向衙门举报张士林涉嫌非正常手段交易,烟台知县和卡尔交情甚好,但得知张士林是张正洵的公子也就不敢得罪,于是给卡尔出主意,让他派一名当地的手下去和酒店交涉,原因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卡尔欣然采纳了这一建议,找了一个名叫纪强的年轻人帮他办这件事。纪强是烟台县城人,家里一直就是属于生活温饱但也宽裕不到哪去的那种境况。纪强虽是独子,却不安于享受这种平淡的生活,常和一些街头小混混混迹市井街巷,看到有店家欺负店小二的,过去帮忙打一架,再抢点银两送人家,偶尔囊中羞涩,就去官宦人家的酒席上吃吃霸王餐。纪强觉得这种生活也算得上劫富济贫,因此当平常收了一些雇主的钱要教训某个人时,他也不觉得良心不安。所以在卡尔找上他以后,纪强一听是要去广发酒店砸场子,他更觉得理所应当,一来可以为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