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众化与小众化(第1/2页)  快思考,慢思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大多数人似乎一直比较推崇大众化的理念以及价值观,对小众化的理念及价值体系是比较忽视的。这就造成了大众对社会普遍流行的思想观念是认同,而对一些新出现的小众思想观念就比较排斥。这样的认知,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评判。

    在新生事物或新的思想观念才在社会里出现时,会打破原来的生态平衡的状态。人们是趋向于把新事物的负面效应夸大化,似乎要抑制它的生长。但这些新生物的生命力很强,虽遭受了许多的打压,仍然顽强生长。并且它们的正面的效应伴随成长在不断的扩大,当它成长到一定的规模的时候,把旧有的事物的优势完全碾压了。这时候,人们才会转而去追求应用新事物。

    从众心理即随大流的一个好处,就是这种心态让人获得一种安全感。自己与大多数人保持同一种底色,这也是一种保护色。某种动物在与其它物种搏斗的过程中,都要去抹一点儿异类的口水c尿液甚至粪便,就是要把自己伪装成与该类动物是同类,这样就被对方误以为是同类而逃脱危险。而追求小众差异化,特立独行,就意味着远离大众群体,而遭遇的危险的概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哥白尼c布鲁诺就因为坚持他们自己的观点,没有跟随当时也被大众笃信的观点而受到宗教的迫害。很多艺术家在他们自己生活的年代创造出来的作品,也都不为当世的人们所接受。都是在等到这些人在过世很多年之后,他们的作品才得到世人的认可。甚至很多科技发明,在科学家发明家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都没有受到世人重视,说这项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进步。也都是隔了不少年之后,这项发明慢慢得到更多的人认可之后,才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该,成为大众化的应用品之后,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乔布斯当年在苹果著名的广告《thk different》里,赞扬了那些坚持做自己的人。那些人一一不合群的c制造麻烦的c疯狂的人,那些看事情与众不同c不循规蹈矩的人。你可以不同意他们的想法c可以赞扬或是诋毁他们。但是,你唯一做不到的就是对他们视而不见c忽视他们。就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小众的群体在慢慢地改变着世界,引领着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让大众后来对他们刮目相看。

    这样看来,很多新生事物和观念在其萌芽阶段,都只从在小众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而没有广泛的进入到大众的视野里面,而多数人即便偶然接触到了,自然也是会产生从看不懂c看不清到看不惯的状态,产生极度的排斥心理。在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过程,人们对它们的态度自然是从漠视排斥c慢慢接受,再逐渐到成为大众生活里密不可分的那一部分的那种转变。由此可见,小众化的事物和观念在遭受人们非议和排斥的时候,是和旧有的事物和观念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冲突,要人们接受它,只有通过时间让它慢慢意壮大。正如当下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之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了家庭到职场上打拼和男性并驾齐驱,也有不少女性也选择了独身主义,而女性选择独身主义在当下社会还是一个极其少数的群体,但却饱受社会大众的抨击。当这个群体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时候,社会大众对于他们的歧视才会越来越少。这个社会的逻辑就是当群体中只有人极少数人具有某种不同于大众化的言行举止时,就会被社会大众定义为有病,而如果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这个毛病时,就变成正常了。

    而社会里的极少数精英份子一一这些小众群体在制造新规则和打破旧规则,他们在引领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少数精英份子没在意自己的言行道德准则是不是符合大众的所坚守那一套标准。而大众在坚守旧有的规则时候,也让社会运行的基石可以稳固些,如果整个社会都像少数精英的行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