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吧。”叶清也没必要多解释什么。
忍不住疑惑的李老汉,还是开口问了,“你家相公是做什么的?多大了。”
叶清还没开口,叶大宝就帮着接话道:“我们家姑爷,今年十六,已经是位秀才啦!”说完,很是得意的瞥了一眼李老汉。
“那韭芽你现在就是秀才娘子了啊!这可是大好事啊,你算是有福了。”李老汉先是愣了愣,马上恭维道。
“到城门口了。”叶清没有回答李老汉的话,停下来,接受城门卫的检查。
叶大宝突然问道:“老伯,你们铺子离这里远不远?”
“不远,不远。就离这里三十多丈路,在汤家的车马行附近。”
叶清见检查完刚要走,就被一个官兵挡住了。
官兵瞄了眼他们带的毛竹,面无表情的说道:“带毛竹三根进城,交三文钱。”
叶清愣了愣,还是很快掏了三文钱的进城费给一个官兵,没有多话。
进了城之后,叶清才问李老汉,“李大伯,您知道今天怎么要收进城费了吗?”
“昨日,税官就开始收了,没带货物的不用收。
带了货物的说是要收商税,按带来的货物的价值收的。
三十取一,过一些日子,就要收人丁税了。
这才是大税啊,老汉我家人口多,每年两次的人丁税就要愁煞老汉了。”
三十取一?
叶清扯了下嘴角,她带竹子进来,又不是要出售的。
也就说她这三根不值十几文钱的竹子,被估价九十文了,真黑。
不过,之前她也没问那个收钱的官兵,主要是她不想为了三文钱惹麻烦。
“李大伯,人丁税一个人要交多少?”叶清好奇的问道。
李老汉苦着脸道:“唉……咱们这啊,官府每年分夏秋两季征人丁税,夏六月,秋十一月。
十五以上的男子每年交纳谷物2石,交纳麻布2丈4尺、麻3斤。
女子减半,三岁以上的小儿交十分之一,要是没有,就交银钱。”
“那还是挺多的,小儿都要交啊,我从来没听我爹提起过。”叶清皱眉。
见叶清似乎不知道,李老汉感慨道:“韭芽丫头,你们家没有这个事的。
你爹是秀才,可以免除三口人丁税呐。
看来家里还是要有读书人,才好啊!
要是你们家中以后有人中举,那你们叶家就算是有三十口的人,人丁税也都免了。
对了,你相公不是秀才吗,过两个多月他是不是要去考举了?”
叶清摇了摇头,“没,我公公去世了,我们得守孝三年。”
李老汉刚要说什么,突然叶大宝在旁边大喊一声:“小姐,到了,这就是竹编铺子。”
“对,就是这,进去吧。”李老汉抬头看了一眼。
然后他伸出手,双手抱住叶清手里的竹子,“你松手,我拉进去”。
叶清松了手,没想到李老汉差点趴到地上去。
“还是我来吧,这棵竹子有些重。”叶清看着李老汉有些吃力的样子说道。
李老汉尴尬的笑了笑,竖起大拇指夸道:“以前光听说你力气大了,原来她们说的都是真的呢。你爹有你这个女儿,可真享福。”
叶清只是淡淡笑了笑,以前她半傻的样子,那些人哪有好话。
刚进去,从里面就走出穿着一袭水红绣花褙子搭配紫色长裙的一个妇人,笑呵呵的和李老汉打了招呼。
“爹,您回来了啊。他们这是?”她看了眼叶清和叶大宝问道。
李老汉笑道:“这是村里叶家的韭芽丫头,她爹就是白鹭书院的叶夫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