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章 易经(第1/2页)  支锅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实说我对历史兴趣不大,历史既不能重演,我们也无法回到过去,历史上的东西,谁真谁假谁是谁非,我们后来人是不可能一清二楚的,这也是学术界对于同一段历史有不同声音的原因,但我对于“成王败寇”这个词所表达的道理,还是很赞同的。

    听关彤讲了一段历史,倒是把刚才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关彤也仿佛说出了很难有机会说给别人倾听的自己的心声,心情不错,说到后面语气都轻快了不少。胖子和关彤说话间都少了之前的谨慎,我们三在看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六口棺材的时候,都没有任何的惊讶,仿佛这里就该有六口棺材在这里一样。

    但这只是证实了我的猜想,胖子又掏出一只蜡烛点燃,在胖子点蜡烛的过程中我很自然的回头看了一眼我们过来的方向,后面一片漆黑的死寂,似乎证实了我的另一个猜想。

    “小粉红,看来你猜的没错啊,这里边还真是你说的那么回事,不过你也别得意,现在咱们得要认清一个现实,咱们下来之后没有丝毫进展,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发现,你的猜测也仅仅只是地宫的构造,这对于我们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我们不知道这里究竟是谁的墓或者不是墓只是个地下工事,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不仅弄丢了三名队友,如你的猜测,我们甚至弄丢了退路,我们还能不能从这里出去都是个问号。”

    胖子说的不好听,但话是对的,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现实,不过我不用胖子提醒,我头脑很清醒。

    我之前猜测过这里可能是纣王做来干嘛的,关彤没有正面回答我,她的意思很明显,她不清楚但她觉得纣王不会在这里建立如此巨大的地下工事,我自己再一细想也觉得是纣王的可能性不大,晚殷时期,湖北虽然勉强在纣王的势力范围之内,但实际上能有的影响力有限,他也没有时间太多过问南面的事情。依关彤所讲纣王在位时期实质上是属于内忧外患,内部政治斗争严重,朝堂上几乎没有站在纣王这边替纣王办事的人,外部又一直对东夷用兵,商主力部队常年驻扎在现在的江苏一带,西面幽禁文王在羌里十年,是权宜之计,不可能像史载记载的折磨文王十年,纣王实质上还是给予文王充分的信任,因为文王是纣王的姑父,文王回到西岐之后在西面南征北战扩大势力,纣王都不过问,只把文王当作安定西面的轴心,一直到西岐出师朝歌的时候,纣王都没有太多的防范,主力部队依然在东夷没有回防。还有一点从我了解的《易经》来看,文王在羌里的十年待遇也应该还是不错的,至少肯定没有像演义里演绎的那样遭受折磨,否则文王也不可能在羌里写出为伏羲六十四卦作注的群经之首《周易》,《易经》本身除了用于卜卦之外,更是一本中华哲学巨著,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正统。对伏羲六十四卦的注解中,每一爻的爻辞,每一卦的卦辞都饱涵哲理,并且这些哲理都是前无古人的。周朝晚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思想和文化开放年代,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们的思想大多数都是受《易经》影响而形成的。包括现代中国人的很多处事思想还是来自《易经》,过刚易折c触类旁通c否极泰来等等富含人生哲理的成语都是来自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c厚德载物”也就是来自于此。

    如果这里不是纣王修的,那会是谁呢,我们来到这里是要寻找所谓的封神榜,难不成这里会是姜子牙墓地,虽然这里的建造风格很适合姜子牙,可姜子牙远在山东,怎么会跨越地理跑这里来修墓?

    胖子又把气氛搞得紧张起来了,我安慰他俩说:“你放心,我警醒着呢,我的猜测只是猜测而已,我的易学也都是业余的,至于能不能出去,你们不用太担心,我们到目前为止实质上也并没有遇到什么真正可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