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四位伯伯(第1/1页)  我那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亲说,他们其实是十三兄弟,他自己就是排行十三的老幺,中间有七个没养活,第十二兄长出生后,人太多怕养不活就被送人了,从此之后失去联络。到现在,说不定他还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角落安享晚年呢。父亲刚出生后,也是准备送人的,但是那时候大家生活都艰苦,没人愿意领养。最后,还是在兄长们的撺掇与哀求下,爷爷奶奶才决定还是自己来养大。

    我没见过爷爷奶奶,父亲也不曾给我描述过他们的样子。但这并不妨碍我的想象。想象中,奶奶应该是很高大彪悍的女汉子,要不怎么能生13个儿子呢;爷爷嘛,估计长得较文弱,三代单传的后遗症。所以,当父亲说他们兄弟几个长得都很高大的时候,我想一定是奶奶的基因在遗传上占据优势。

    根据父亲对他四位兄长的介绍,也就是我的四位伯伯:

    大伯,比我父亲大了18岁,父亲出生时他已成家立户。有大兄长的气度,能说会辩,不管是正确的道理还是歪理,他总能说赢。

    二伯,身板高大结实,胆子也大,是个石匠,很聪明,沉默寡言,脾气抝执,但是挺照顾这些弟弟。

    三伯,正处青春叛逆期,十五六岁后,几乎不着家。在外面跟一伙江湖人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抢杀样样来,属典型的土匪。但是为人仗义,对兄弟爽直。父亲说为人脾性上,三伯很对他的脾气,在所有兄弟中就跟三伯关系最要好。

    四伯,很会说辞,总是笑眯眯的笑容可掬,其实习惯耍小心机,有点小私心。四伯跟二伯俩很谈得来。

    家里这么多兄弟,又处在解放前的旧社会,人口多田地很少,只有额外靠给别人打长工(给田地多的人家干农活),靠爷爷编织斗笠到集市上贩卖,每场换取一升的玉米面,带回家和着各种杂粮野菜煮熟,就凑合着是一大家子三到四天的口粮。生活艰苦,伯伯们几乎都没接受过学堂教育,父亲更是从未进过学堂的大门(按他的原话“我都不知道学堂大门朝哪边开”)。

    因为家里条件差,大伯娶了大户杨家二当家的女儿。这个杨家女,长得高高大大,身形也看得,就是天生睁眼瞎(估计就是从小白内障)。到了婚配年龄还没人shàng én提亲。杨家大当家放出话来,谁娶了她,就送出杨家产业下位于高山的一片山地。就这样,我大伯去应婚,取得了杨家大当家的同意,娶回了大伯母。

    高山离老家一天的脚程。结婚后,大伯就带着伯母去那片山地开垦,准备在那边安家生活。最先干的活就是砍伐c盖房c烧山c翻土和耕种。

    听说这中间还有段故事。大伯的老丈人,也就是杨家二当家,始终不是很满意这门亲事。大伯和伯母刚到高山把房子盖好,安定下来没多久,二当家的就趁大伯俩外出干活的功夫,一把火把房子给烧了。想着二当家始终是老丈人,大伯就委屈地认了。

    夫妻俩又重新砍树盖房子。房子又盖好了。这日,夫妻俩正好碰到喝的酒醉的老丈人又在放火烧房子。见到这情形,两口子爆发了。

    瞎子伯母抓住他父亲的衣服就不松手,大伯随手抄起家伙对着老丈人就是一顿乱打。两口子从山上一直打到山脚。

    杨二当家的回到家向他大哥控诉,大当家反狠狠把他训斥了一顿:“打的好!你该遭打。你的一个瞎子妹仔嫁给人家,人家负责种地,负责养她,供她吃。你却把他的房子烧了一两回。该遭打。”

    伯父伯母,很恩爱的夫妻俩。

    婚后他们养育了一对健康的儿女。大儿子比我父亲还大两三岁,小女儿差不多跟我父亲一般年龄。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