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九章 以文会友(下)(第1/3页)  翻云探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时间紧迫,在场的才子都一一地拿起台案上的画笔,准备作画,唯独只剩张之轩在那闭目养神,一副胸有成竹样子,然而这可刺激到一众才子,于是他们暗道不爽,下笔挥毫,心想一定要赶在张之轩之前完成自己的作品。

    不过这里面可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下笔虽快,但是在没有想清作品的主题而贸然下笔,这样的作品注定难成佳作。而当张之轩心里确定了自己的主题后,便拿起了画笔,流畅地在宣纸上勾勒出大概的线条,离他稍近的观众一看,便知张之轩画的正是人物画。

    张之轩下笔如有神,一笔一划,渐渐地把一个苗龄少女的轮廓在宣纸上给描绘出来,只见画中苗龄少女竟是身穿广袖高腰青衣罗裙,酥胸被紧紧包住,只露出迷人的锁骨和娇嫩的肩膀,而少女将头发后梳结鬟于顶,露出光洁的额头,而发尾则自然垂于左肩,额头两侧秀发左右分肖遮于耳前,随之张之轩又在女子面上连番下笔,只见画中少女,两腮桃红,秀眉凤目,英鼻朱唇,突然张之轩笔锋一转,在空旷之处,连作两笔,正是山间的雾气,忽然他动作愈来愈快,画中少女很快就被他描绘成手执纨扇,坐在青石台之上,张之轩只觉还欠点东西,于是又再挥毫,衣襟c缎带c发簪c抹胸c裙摆一一都被勾兑了颜色,只见画中色彩产生对比鲜明而又不抢了青色主题,于是张之轩便满意地停下手中的画笔,静待时间的过去。

    半个时辰一过,司仪勒令他们停笔,然而十二位才子中只有十位是完成的,其余两位没有完成,直接判了零分,剩下的十位又有六位是在时间紧迫情况下草草了事,于是又被评判给了很低的分数,于是便剩下了四位才子的作品,分别是高钧的《万里江山图》c郝瑞的《青牛》c冯文禄的《采莲》c以及张之轩的《仕女图》。

    按照完成的时间,最快的优先放于最后,而恰好郝瑞是四人中最慢,所以首先点评的是他的《青牛》,只见五位评判细细地鉴赏着眼前的作品,五人之间不时交头接耳交换意见,最终他们让郝瑞解释一下为什么要以青牛为主题。

    而郝瑞似乎早有准备,立马说道:“自古以来,牛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尊贵动物,自西周以来,便已立下‘诸侯无故不杀牛’,到了前汉时期又颁令道‘不杀少齿’,而当今陛下更是颁布了‘不管是老弱病残的牛,皆不得屠杀’,可见陛下之高瞻远瞩,陛下之贤明更甚前人,牛,作为老百姓农耕的工具,更是百姓的赖以为生的伙伴,陛下对牛之重视,其实就是对老百姓的重视,由此可见,陛下是何等的爱民如子,真乃皇恩浩荡,百姓之福啊!”

    虽说歌颂圣上本不是坏事,只是听到郝瑞用词之肉麻,举止之做作,五位评判暗地里就已经不喜它的作品,于是五人纷纷亮起分数,分别是“七c七c六c七c六”共三十三分,中规中矩。只是郝瑞看到这分数,脸色一青,愤然甩袖,要不是顾忌场上的司仪,说不得他已经走了。

    接下来的是冯文禄的《采莲》,据评判们的说辞,画风上乘,立意先明,既歌颂百姓不辞劳苦,顶着烈日去采莲,又暗喻了当今天下安定,百姓丰衣足食,不过此画作亦是中规中矩,于是这幅《采莲》只拿了三十五分。

    好戏要出场了,只要接下来高钧的这幅《万里江山图》能够超过四十分,那么他就可以夺得今晚的优胜奖,于是评判们也不打算停下来休息,打算速战速决,根据画上的问题,以及疑问,他们一一地向高钧提出,而高钧也是对答如流,有理有据,似乎场上的形势对他一片大好,这不禁让他有点飘飘然。然而评判接下来的一段话却给他一个漂亮的耳光。

    “高公子,无论从手法,画风,还是题材都是无可挑剔的,尤其是画中的万里江山衬托出我朝版图之辽阔,江山之美妙堪称亮点,然而”

    “不妨直说。”高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