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1章 全球性作品(第2/4页)  文道宗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里顿时闹腾起来,一群人出声抗议。

    “怂了?”

    “没劲,还没怎么地呢,你俩就开始软蛋了?”

    申公子:“行了,怪不着他俩,我们这群人是完不成逆袭了,还要看下一代青年作者怎么样。”

    夏冬忽然说话了:“你们好像忘了一个人,汪大论单本还比不上他呢。”

    “谁呀,这么牛?”

    夏冬:“唉,去年皇家文学奖是谁的?”

    有人说道:“唉吆,可不是吗,汪大是靠数量,说单行本还是沈哲的成就最高。”

    “想起来了,海伦之事把米国人骗的不轻。”

    “沈哲呢,进群怎么不说话?”

    沈哲:“哦,我看各位前辈聊得开心,先学习学习。”

    申公子:“嗤,看来我说你新手真是不对,你比老唐进群时还老实,也要憋个半年再发表观点?”

    沈哲无语:“申哥,展示肌肉不是我的风格。”

    申公子:“我看过你的桃花诗,确实不错,可你年纪轻轻一副看破世间的想法实在不好。”

    “为赋新词强说愁嘛。”

    现代社会写诗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年轻时候,诗再好首先给人的就是装逼印象。

    申公子:“我看你是高产作者,海伦一书还有上月的几个短篇,对西方语境创作似乎非常擅长,希望早点写出全球性好作品。我们缺的就是能代表国内作者的顶级图书,别看我说起来什么都懂,其实写起来完全不一样,毕竟从小长大的环境已经限制了创作风格,80年代后的作者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唐一宗:“申公子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我看过不少他们的科幻作品,即使模仿写出来的依然是华夏味。”

    沈哲能从他们的聊天当中感受到,华夏这群顶级畅销书作者,面对西方出版物的无可奈何。

    除了搬运彼世经典,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是文化层面、甚至是文明层面的弱势,因为全世界已经都离不开的现代文明,发端于西方国家。

    或许真的需要再出一个圣人,把现代文明融入华夏文明体系。

    转念一想,也没有那个必要,华夏自古讲究集体创作,然后突出一个代表性人物。

    比如伏羲之于《易经》,袁隆平之于杂交水稻……

    群里聊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沈哲也基本上进入了这个畅销作者圈子,说话随意一些。有对他感兴趣的同行问是否有新作品将要出版,他回答说寒假结束时大概会有两个短篇。

    “寒假?噢,差点忘了,你刚上大学!”问话者崩溃道。

    事实上,群里虽然都是前辈,踏进文学圈十年、十几年的很多,但谁也不敢小看沈哲。

    写书不限制年龄,初高中生也有出版图书的天才作者,往往是流星一闪。

    一般来说,进入大学发表处女作比较合适。

    而沈哲今年刚大一,入行也不过一年半左右,中间还销声匿迹大部分时间,依然踏入畅销作者门槛。即使最口无遮拦的申公子,心里也不得不承认,沈哲能做到的成就,重来一次人生他也未必做得到。

    “大消息!大消息!”

    忽然,群里又有成员潜出水面,先是连发几个惊叹号。

    “咦,有新人了?”

    管理员夏冬:“嗯,把沈哲拉进来了。”

    这人叫“飞扬跋扈”,看到夏冬的回话,惊叫一声:“哇,是沈大!”

    林卉:“王志,奔三的人了还装纯,恶心不?”

    沈哲恍然,刚看到网名没认出来这位作者是谁,林卉一说王志就知道了,著名的校园文学作家。新闻上见过他的模样,二十七八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