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2.102(第2/3页)  红楼之贾琰的成长日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石渠村大部分都姓石,你说的这个石澄倒没听过,公子想想,可真是叫这个名?”

    贾琰心里一转:“他有个外号叫石呆子,大娘可认得?”

    “公子说的石呆子啊,我们这都叫他石小九,”梅三娘一拍手掌,往前指着:“顺着这条道一直往东,在最里面,门口有个红灯笼的就是他家,”梅三娘蹙眉想了想:“公子您一提,我才发现好长时间没见他了,也不知去哪鬼混了,公子要找他不定找的到,不过她老娘瘫了腿,肯定在家。”

    梅三娘不知想到了什么,面色有惊,转身疾走了几步,又突然顿住,她抚摸了下背上的柴火,搓了搓伤裂的满是老茧的手,摇头叹道:“这混账东西,作孽哦。”

    贾琰心里一沉,向梅三娘道了谢,就赶紧往她指的方向而去。

    一扇破旧的红木门,门栏顶上有一个落满灰尘的红灯笼,贾琰踏上石阶,脚印清晰可见,门的开合处结满了蜘蛛网,可见是许久没有人来过。

    贾琰叩了几下门,也不耐烦等了,往后退几步,使劲一撞就将那破门撞开了,不过两间矮房,他的心砰砰跳,也顾不上想什么,粗粗的将两间矮房都搜了一遍。

    屋子里没有人。

    贾琰有些无力的坐在一旁的木椅上,荡起一层层的灰尘。

    他重新打量他所在的这间屋子。

    如果没猜错,这间就是石呆子母亲居住的屋子。

    屋子坐北朝南,临阳光的地方开了一扇窗,这样白天的时候不出去便能晒到阳光,窗下便放置了一张床,床上摊着一条厚被。现在是秋季,还用不上火炉,这床脚边却是修置了一个火炉,显然是怕老母亲晚间冷着。

    床头放着五六个碗,都是空的,肯定是石呆子恐母亲不便,特地将吃食或水放在床头,方便取用。

    从贾琰打听到的消息看,石呆子为人迂腐,且还有些混账子的行径,赌场妓廊也是常客,他家祖上也是富过的,偏他不成器,慢慢的才败掉了。

    无论对外如何,现在看来,石呆子还是挺孝顺这老母亲的。

    贾琰松了一口气。

    或许石呆子有什么别的远房亲戚,将他母亲接走了吧。

    贾琰思想一放松,才注意到了有些异常的地方。

    比如空气中弥漫的一股恶臭。

    贾琰抽了抽鼻子,转身朝外走去,随着味道越来越浓郁,他才发现这院子里还有一小处隔间,掀开帘子走进去,只见屋子里垒了一个灶台,还放了几个瓮缸,这地方应该是厨房。

    在一个瓮的旁边,有只棕灰色的布鞋,是那种常见的乡间老妇人常穿的样式,他好奇的走近朝那瓮里看了一眼。

    石呆子的老母亲死了。

    活生生的饿死在了瓮缸中。

    她可能是想着自己煮饭,却因瘫着腿,一头栽进了瓮缸中,又出不来,便吃着一点子生米度日,最后也不知是饿死了还是渴死了。

    贾琰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承受力这么强。

    他平静的抱出了那骨瘦如柴已经死去多时的老妇人,拿了点银子去隔壁邻居那要来一身新衣服,替这老妇人换上,然后找人抬了上好的棺木,将其入土为安。

    儿不归家急相问,哪知荒草起新坟,一嗟一叹再难共天伦。

    贾琰没有走近,恐怕这老妇人若是知道他的身份,也不会愿他走近,因此他只远远的望了一眼,就骑马离去了。

    再回到荣国府的时候,已是晚上,大观园内却不复往日宁静,丫鬟婆子来来往往,一片喧嚣。

    原来是今日有远客来,李纨寡婶带着李纹,李绮,邢夫人的嫂子带了女儿邢岫烟,薛蟠的堂弟薛蝌并薛宝琴,三家机缘巧合遇到一起,都往荣国府来了。

    其中一个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