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4.返程(第3/5页)  储君之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去请罪。及至见了傅瑶的面,却又蝎蝎螫螫起来,声如蚊呐地将自己的罪行阐述一遍,最后请求傅良娣的饶恕。

    结果傅瑶笑着将她搀起,“嬷嬷这话言重了,你并未得罪我,方姑姑也实是回去养病,并不为别的。至于今后嘛,你若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我又何必要为难你呢?”

    她笑得尽管亲切,王嬷嬷心中反而越发恐惧,就连那些话语在她听来也是一种威胁——实在是被之前的流言吓破了胆。

    她跪在地上咚咚的叩了几个头,俯首帖耳说道:“老奴一定尽心侍奉傅良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等她去后,傅瑶才露出一缕闲闲微笑。掌管内廷当然不易,可是她的目的也不在于称霸东宫,只要这些人对她存有一丝敬意,不至于将她的话当做耳旁风就好。

    反正在这样太平日子里,一切井然有序,她根本不需要大肆改革立威,无为而治便可成功。

    她生来就是这样懒散的性子,不知道有没有辜负太子的期望。

    傅瑶无辜的想着。

    成德帝睨了她一眼,“皇后莫非已有了心仪的人选?”

    “是。”赵皇后平静说道,“永宁伯府的二小姐郭氏,仪容出众,秉性贤淑,可堪为太子良配。”

    贤淑大约是有的,这仪容出众从何说起?

    宫中的女人,最擅长睁眼说瞎话。成德帝笑了一笑,“这是皇后的主意,还是太子的主意?”

    她这位天子夫君总是喜欢将话题挑破,赵皇后有时候深怨他这一点。她努力平顺了心气说道:“兼而有之。”

    “是么?”成德帝轻轻笑道,“那就让太子亲自来跟朕请旨。”

    “皇上!”赵皇后有些急了,“从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陛下何必拘泥于是否太子本愿?郭小姐的的确确是最合适的太子妃人选,纵然太子一时无意,可太子妃要紧的是出身高贵,将来才能母仪天下”

    她立刻住了口,但见成德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是了,她不该说那个词。所谓母仪天下,那得在今上驾崩c太子登基的情况下,她这么说,无疑为时尚早。

    还会惹得成德帝不喜——这话听起来简直像盼着他早死呢。

    赵皇后有些失悔,见成德帝似乎并未怪罪,她大着胆子问道:“陛下此举,究竟是为了听从太子的心意,还是仅仅不满于臣妾的心意?”

    她与成德帝结发多年,纵然宠眷不及年轻时那般深厚,总还盼着一丝情分在。

    “兼而有之。”成德帝淡淡答道。

    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赵皇后从适才的鲁莽中静下心来。皇帝对于她没有什么好指摘的,她这些年执掌内廷,自认并无错处。那么,皇帝不喜的,只是她对太子婚事的操纵。

    这般想来,当初为太子选良娣时,京中那么多显宦,为何独独指定了傅家?且是傅家最不出众的二房之女?

    只怕皇帝暂时不想太子与重臣结交。她若在这件事上操之过急,只恐与皇帝心意相悖。

    看来此事仍需慢慢筹谋。

    赵皇后想清楚这层,反而镇定下来。见成德帝并无搭理她的意思,遂起身告退。

    她忽而想起一事,“尚宫局来报,说贤妃偶感风寒,抱恙在身,陛下今日可要去看她么?”

    成德帝不是个喜好美色的君主,于后宫亦称不上多么热衷。他这人严谨到极处,连嫔妃侍寝都有一定的规律。譬如今日,便是去贤妃宫中的日子。

    “既然病了,就好好歇着吧,朕去淑妃宫里。”成德帝伸了个懒腰。

    “是,臣妾知道了。”赵皇后施礼告辞。

    她方才那句话,是询问也是试探——试探皇帝对她这位表妹的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