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论道(第1/2页)  天道鬼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万物。小友可知是什么意思?“老道问到。

    我想了想回答到:”由道而演变出太极,太极演变出阴阳,阴阳演变天,地,人。最后天地人而演变出天地万物。“

    ”那你觉得什么是道?“

    ”道长我觉得,道是天地至理。天地万物皆循道而行,花开花落是道,人生老病死是道,日出日落是道,包括沧海桑田,万物更替,优森劣汰,物竞天择都是道。道存于天地之间而你却无法清楚的解释出来。“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汝有何解?“老道接着问道。

    ”将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分别编号。总和为一百四十八,为太极之数,太极为一,而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天,地,人。将太极之数分而为三,天地人各分四十九,而余一。一又生二,二生三。可见天地循环之理。物之极,而为一。此之谓大道归一,殊途而同归。而各道之极,化而为一。而一并非尽头,一再生二,二再生万物。当你以为你这条道已经走到尽头之时,继续走下去,你会发现又有不同,又衍生其他分支。就如同现代的宇宙位面之说,层层叠加,环环相扣。无穷无尽。你永远无法探索到道的真谛,有的只有极致中的极致。从而不断的进步,就如同生物的进化,永远没有终止的一刻。“

    ”那你如何看待佛道之分?“老道又问。

    ”自古盛世出佛,乱世出道。何耶?佛教呢,否定宿命论,支持缘起论。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行善积德从而改变命运,可以将坏的命运改成好的命运。而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也就是人自我修行自我提升之道,修的是心,思想却又不同于后面的儒家心学。符合盛世之下,百姓追求上进居安思危的思想。且佛教以普渡众生为教义,认为人人平等,众生皆可成佛。具有广泛性与亲民性。而道教,讲究我命在我,不属天地。追求长生之道。入世探寻道的真理,出事而超脱于天道。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且道教不讲皈依,只有超脱。修道之人多遭天妒,且道门只收有缘之人,自修其身,或靠自身悟性,或靠天材地宝修成正道,超出物外。故尔小众,寻常百姓难入其门。故而小众。所以盛世之下,国泰而民安。百姓不必为生存而烦恼,为了找到心灵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所以选择了比较简单,不太影响生活且易成的佛教,却没有选择繁琐,门槛高且难成的道教。便给人感觉盛世佛教昌盛,而道士多入山清修去了。”

    润了润喉,我接着说道:“而乱世,纷争四起,民不聊生。百姓渴望有人出来终结乱世。而佛教,渡人渡己,企图感化世人。显然这是不现实的。乱世之中,弱肉强食。人们都被生存或利息蒙蔽双眼,谁还会听你慢慢渡化。而佛门经书,多是礼佛,修心之道。却少有政治军事方面的书籍。虽有武僧,却也只是百人敌而非万人敌之流。乱世之下,只可自保,却无法顾及他人。故乱世之下佛教多闭门自保。而道教,盛世避世而修,乱世出山而治。何耶?道教子弟,下山乃为替天行道。乱世起于人心,或不满当时的苛政,或为满足自己对权利的。而这些都不是天道所产生的,起源于人的内心。盛世归一,久而必分。修道之人追求的便是那一,将之重回太极,还于太极。故而替天行道。且道家经典,涉猎广泛,兵法,阵法,奇门遁甲,。无所不及。认为万法皆可归道。故有修金丹大道者以一敌百。有修元神入道者,可占卜,择吉避凶。有善兵道者,行兵布阵。天下万法皆有涉猎。故乱世之下,可力挽于澜,扶大厦之将倾。”

    “综上,佛教旨在开化世人,劝人行善。可普渡世人,却不能强化自身。只修一颗从善之心,到最后你都分不清到底这芸芸众生是你,还是你就是这芸芸众生。或许这也是一种众生平等。而道教,更多的是追求自身的进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