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毫无预兆的就崩了(第1/2页)  沙皇彼得三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月底,接连传来几件颇为惊人的重大消息。

    首先是,就在萨尔蒂科夫公爵准备和道恩元帅会师于布拉格城外的路上,道恩元帅仅仅派了一支4000人的骑兵部队就秘密偷袭了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成功劫掠了一大笔财富并安全返回布拉格,打乱了彼得准备派萨尔蒂科夫抢劫柏林的计划。

    紧接着在俄奥两军会师之后,萨尔蒂科夫似乎跟道恩元帅起了争执,于是率领南线俄军匆匆离开布拉格,转而攻打波西米亚东面,摩拉维亚地区扼守西里西亚通往维也纳之间重要交通据点的布尔诺城。为此,道恩元帅竟然还绕过奥地利王国的实际统治者特蕾莎女大公,向俄罗斯发出了抗议信,并要求撤换南线俄军统帅萨尔蒂科夫。

    就在彼得头痛该如何调解这起纠纷的时候,腓特烈大帝竟然悄悄离开了维也纳前线,在奥地利军队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亲率4.5万大军星夜奔袭,朝布拉格杀了过去。结果道恩元帅力战不敌,被迫放弃攻打布拉格,匆匆撤到了南面的布杰约维采尔,而其原本5.5万的神罗大军中,战死、被俘和逃跑者超过2万人,顿时失去了反攻能力。但可悲的是,道恩元帅将这次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萨尔蒂科夫单方面的离开,所以还试图拉上特蕾莎女大公对圣彼得堡施压。

    另一方面,在西线的汉诺威,英国和普鲁士军队集结了将近5.4万人的兵力趁夜间强行渡过威悉河,与黎塞琉公爵统领的6.5万法军激战于拱卫汉诺威西部的小城明登。结果黎塞琉公爵大败,1.2万法国士兵战死或在绝地逃亡过程中陷入巴斯陶沼泽就此失踪。此战之后,法军被迫放弃攻打汉诺威,收缩兵力退入科隆主教区境内。但同时,英王乔治二世的小儿子,也就是作为远征军统帅的坎伯兰公爵作战英勇,拼着付出超过2/3伤亡的代价成功击退法军四次反攻,不仅赢得了普鲁士军队的赞誉,在汉诺威的声望也已超过作为王位继承人、也就是自己侄子的威尔士亲王。

    与历史上的七年战争相比,发生在1756年9月中下旬的战事已经完全走样,不仅是以防御大师著称的道恩元帅惨败,另一个本该遭受惨败并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泽文协定》、并最终导致被父亲乔治二世唾弃的汉诺威屠夫坎伯兰公爵,却阴错阳差的赢得了胜利,历史的走向从此充满了不确定的变数。

    “那么诸位,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女皇尚未清醒,彼得依然是摄政王,霉运连连的摄政王。

    1756年九月的最后一天,彼得召开了成为摄政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紧急会议。

    “殿下,我建议南线大军应该再次回到维也纳,配合奥地利军队进行防御,现在显然已经无法顺利攻入普鲁士境内并获得足够好处了,所以,我认为安然度过这个冬天是可以优先考虑的选项”

    副宰相沃伦佐夫说。

    “嘿嘿,奥地利人自己耍滑头,还想将责任推到我们身上,帮他们?凭什么啊?等钱到位了再讨论吧。再者说,等萨尔蒂科夫攻下布尔诺,正好可以阻拦萨克森和西里西亚两个方向的补给,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哪能说撤就撤啊?”

    “哦,殿下眼界惊人,高瞻远瞩,怪我一时不查疏忽了...”

    沃伦佐夫面颊发热,赶紧猛拍一顿。

    “别斯图热夫伯爵,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彼得扭头问坐在另一边的宰相。

    “是这样的,殿下,鉴于萨尔蒂科夫公爵与道恩元帅产生了分歧,奥地利人并不一定就会配合萨尔蒂科夫攻占布尔诺和整个摩拉维亚的,如果仅凭萨尔蒂科夫一路军队,我担心普鲁士还会再来一次突然袭击,甚至从萨克森或者西里西亚调集援兵包夹,这样一来,萨尔蒂科夫所率的南线大军的处境将是极其危险的”

    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