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从前(第1/2页)  小城如风人亦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从前啊,在桑植那片区域,流传着这样一个传,ri běn鬼子侵华,各家各户都要派人从军,在桑植一个村里有户人家正在娶亲,本来是个大喜日子,红盖头还未来得及掀开从外来了一群军痞子,指着新郎官就带去当兵。

    那一家人如临大敌,好歹也敌不过那群人的蛮横劲儿,指定了每家都要出一男丁,过段时间打到大庸,还过什么活。就这样这对新婚夫妇未享受一刻幸福就已面临分别,在男人走后女人每拿着当成亲的红盖头在湖边等,寄书信盼回信,等啊等,等到家书时开心得不得了。

    可到了某一,女人许久未曾收到家书时心里生了疑惑,回到家等她的却是噩耗,男人牺牲,成为了烈士。女人从此茶不思饭不想,日复一日得了心疾也撒人寰,后来这段故事被一位作曲家填词作曲,就是如今的《马桑树儿搭灯台》,被后人广为流传。

    “爷爷,军人不都是正直有担当吗?为什么那些军人别人不同意也要拉去当兵呐?”

    烈士塔下的楼梯上,一位白胡子老头点头应道:“问得好,娃娃你不懂啊,那时候大庸可多痞子兵,都是些湘西土匪子聚集而成,虽然是土匪打起仗来可不比军人差。”

    左边一女娃娃问:“爷爷,那新郎真的死了吗?会不会被抓去做人质了。”

    “哎哟女娃娃你还知道人质啊,不错。”

    “那是当然,电视上都这么演的。”

    “哈哈,女娃娃少看那些电视,影响智力成长。”

    “你不嘛!”

    顾念慈憋着笑意在一旁的矮凳上听完这段离谱不着边儿的故事,这年头竟还有白花花老头挑着扁担抽着烟球坐在地上给娃娃讲民国爱情故事,真稀奇。

    广场上一群大妈在跳广场舞,顾念慈也就不忌讳地弹起吉他唱歌,这次唱的是《董姐》,前段时间非常流行,她今凑个热闹。

    许是她真情流露声音对得起人民群众,从这边经过的几对情侣停住步伐在她周围听唱,甚至有拿起对她拍照的,顾念慈没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对新奇美好的人和事抱有宽容心,所以在顾念慈唱完一首歌他们都举鼓掌,她报以微笑。

    继续唱起其他民谣,有人停驻有人举步,来往回回擦身而过,留下的只有心底那一丝欣慰。很晚,顾念慈收起吉他准备回家,脚前却多了一张十块,她不解地看着这老头儿。

    “你唱歌辛苦了,买瓶水喝。”

    顾念慈收拾好东西瞅着老头儿一身行头,一身浅蓝山装看着有些年头,脚上踩着旧皮鞋,扁担倾斜看出里面还剩一些没卖完的荔枝红枣。

    她将十块钱捡起来在老头儿眼前晃了晃,“谢谢啦,今免费得了十块钱。”完转身潇洒走到街边打的离开,车尾将黑夜甩在身后。

    后来几顾念慈一直在烈士塔广场弹吉他,一来头还算富裕暂时没打算找工作,该吃吃该喝喝,二来借唱歌的会体验一把市井朴素生活,得意的很。

    可没想到竟然有人找她去酒吧驻唱,顾念慈回绝,她这样的曲风不适合去酒吧谢谢了,这个男人坚持不懈他们是清吧,就在大庸府城里边冥色清吧,环境好设备齐全,有兴趣可以按照这个地址去找他,递给顾念慈一张名片后和朋友走掉了。

    顾念慈看着镶了金边的名片心想豪气啊!

    顾念慈在第二夜幕时踏进这个冥色清吧,暖色基调,以舞台为轴墙壁上有棵茂盛的大树包围着整间酒吧,墙壁上攀岩着各种粗壮细枝地藤条,此时还没多少人来喝酒。顾念慈进来时一眼看见昨给她名片的男人,很好认,脑后一撮长揪揪,无袖臂上有很长一串英纹身。

    那人此时正对她咧嘴微笑,将里托盘交给别人后朝她走来。

    “喝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