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 誓师(第1/2页)  玄幽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月初二,冬季虽然早已离去,但北国仍然透着寒冷,融化的冰雪缓缓流淌。虞城经过修养,恢复了几分面貌。街道上穿着棉衣的路人,络绎不绝。很多百姓都在传言,今日的虞城,将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在最近这几天里,城内突然增添了很多陌生的面孔,也让虞城百姓对这件大事,深信不疑。

    纶邑东面的十里开外,有一片宽阔的平地,一望无垠。

    一座高大的祭台,搭建完成。九层台阶,象征姒氏一族九五至尊的地位。

    祭台最高处摆了一方香案,上面三牲完备,六畜齐全。

    台阶下面,有虞氏,有鬲氏、有仍氏、斟灌氏、斟鄩氏、五路大军整齐排列。黑压压一片,有万众之多。

    当年大禹即位,也许是害怕有人动摇夏后氏的统治,大量分封姒姓宗亲,号称十二氏族。

    三十五年前,寒浞灭夏后相之战。十二氏族大部分被寒朝剿灭,只剩下残余势力散布各地,等待着报仇的良机。

    五路大军之中,斟灌氏和斟鄩氏出生于十二氏族,自然是希望恢复夏朝的统治。有仍氏和有虞氏同夏后氏联姻,也是鼎力相助姒少康。

    有鬲氏的首领鬲伯,早已不满寒浞的统治,意欲起兵伐之。现在有姒少康在前面领头,更是举族支持。

    咚!咚!咚!

    战鼓雷鸣之音,震动寒空,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犹如浩荡之威化为复仇的利刃。

    这一刻,姒少康终于拥有了反攻的实力。三十五年来,他每一天都背负着国破家忙的耻辱。这种切肤之痛,让他从未真正的安眠。

    他站在祭台旁边,双目微闭,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

    台下的万千将士,眼看建功立业的时机就要来临,都有几分激动。

    少康左侧站着长子姒抒(季抒),次子姒无余,还有伯糜和有仍氏、有虞氏、有鬲氏,三族首领。右边是以凌云子为首的六大派,以及本部的文臣武将。

    “道长,可以开始了。”姒少康望着凌云子淡然一笑。

    凌云子微微作揖,走到祭台前面。他将香案上的龟壳拿在手里,然后从袖中掏出一枚匕首,在龟壳中间钻出一个小指粗细的孔洞,放在火焰上面烧烤。

    众人的神情一阵紧绷,仿佛都在隐隐期待着什么。

    不到半会,龟壳上面出现了一道裂纹,线路却是有些凌乱。凌云子面色微僵,立即在龟壳上抚摸了一下。

    转眼之间,裂纹竟一分为九,成九宫形状。

    凌云子将龟壳递到姒少康的面前,笑道:“此卦大吉,这九道横纹象征天下九州。伐寒之战,大夏当兴!”

    姒少康当即接过龟壳,转过身望着台下的万千将士,双手高举龟壳,大喊道:“天意如此,华夏必胜!”

    “华夏必胜......华夏必胜......!”

    恢宏呐喊之音足以震撼天地,众生听之无不震撼,众生闻之无不颤抖。千万将士高举兵器,群愤激扬,浩浩之威睥睨天下。

    祭台两边的各路首领,以及六大派弟子,更增添了几分信心。

    “崇开,立刻宣读讨贼檄文。”姒少康慢慢转身,望向身旁的一个文臣。

    崇开躬身行礼,面色有几分激动。然后从案上取下一方皮卷,慢慢展开,大致浏览一遍,颂道: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我大夏王朝自后启开国以来,内修明政,外结北狄,天下安定,四海归一。

    奈何贼子寒浞窃大夏神器,屠杀百姓,陷害忠义,妄图以夏臣而代夏政,荒淫无道,人神共愤!

    乾坤崩殂,天道不存!在此非常之时,是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