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九章 斟鄩(第1/2页)  玄幽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斟鄩城在朝阳的挥洒下,仿佛披上一层霞光。只是如今的这座城池,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城内危机重重,百姓心惊胆寒,紧张的氛围渐渐弥漫。

    昔日无比辉煌的帝宫,如今一片萧索。过王寒浇自缢,戈国被姒抒攻破,次子寒豷下落不明。寒浞这几日如座针毡,寝食难安。文武群臣更加难熬,一旦激怒龙颜,稍有不慎,性命难全。整座帝宫,杀气森寒,人人自危。

    街道上行人稀少,百姓全都躲在家中,身怕什么时候敌军就打了过来,鸡犬难留。毕竟寒浞面对的敌人,是带着复仇之怒的姒少康。

    “主上,探马来报,姒抒的两万大军,已出现斟鄩三十里外。”一个内侍匆匆忙忙地闯进大殿,躬身下拜。

    寒浞闻言,叹息一声,伸手一招。内侍起身,恭敬地退了出去。

    “哪位卿家愿意领兵迎敌啊?”寒浞的一双苍目将群臣扫了一圈,神色中隐隐有一股要迸发的怒火。

    台阶之下跪立的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无人敢回应。寒浞双目微闭,未在发怒。

    “主上何必烦忧,微臣不才,愿领兵拒敌。”一个中年将领忍了半响,方才开口。

    寒浞瞥了这将领一眼,只见他头戴三叉束发冠,腰系玲珑师鸾带,体挂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连环铠。一双虎目炯炯有神,身姿英武。

    “这一战,关系我大寒的成败,非同小可,不知白戎将军有多少把握?”寒浞的面色虽然镇定自若,但双拳却是越捏越紧。

    “我斟鄩地处九州腹地,北有黄河之险,东面环山。然而姒氏西征,南面伊河为必经之地。”白戎抬头望了寒浞一眼,神色平和,不卑不亢。“伊河之内还有洛水包围,斟鄩城可谓是坐拥双重屏障,贼军要想破城,难于登天。”

    “好,寡人命你率精兵六万,屯于伊阙,迎战贼军。”寒浞从王位上迅速起身,缓缓走下台阶来到白戎身前,摘下腰间佩剑。“寡人今日把白虹剑赐予将军,希望将军可以安定大寒天下。”

    “微臣定当不负君恩,为大寒黎民苍生,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白戎抬起双臂,恭敬地接过长剑,神色激动而又坚决,然后起身大步朝着殿外走去。

    伊河蜿蜒于蔓渠山南麓,伏牛山北麓,横穿香山和伊阙,过偃师,注入洛水。伊阙山自古便是斟鄩国的门户,位于伊河西岸。昔日姒太康即位以后,便将帝都从阳翟(di)迁至斟鄩。斟鄩国则被改封于东海过地,用以监视东夷族的九大部落。香山在伊河东岸,同伊阙山遥遥相望,两山隧成对持之势。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独苏山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白戎自从领了君命,便点播兵马,出斟鄩城,在伊河西岸展开布防。有穷军将中军大营设在伊阙山,而从伊阙山往东的百里之地,每隔数里设下一座烽火台。一旦敌军偷袭,百座烽火台便可以燃烟为号,遥相呼应。

    伊水潺潺,波光嶙峋,沿着伊阙和香山之间,缓缓流淌,生生不息。白戎站在河岸上眺望远方,双目炯炯有神。

    “将军,探马来报,姒抒大军已在对岸的香山出现。”一个身穿紫袍的中年文官,面上露出一分忧虑,快步来到白戎身旁。

    白戎转身望向这个紫袍文官,神色未变,娴雅自若,笑道:“吾素闻弘懿先生博古通今,时至今日,不知先生认为我军该如何应对?”

    “如今走到了这一步,摆在我们眼前的唯有两条路。”弘懿凝望远方,一袭紫袍随着寒风飘摆。

    “是何两策?”白戎兴致渐浓。

    弘懿道:“其一,深沟高筑坚决不战。若敌方强行渡河,我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