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浪字营(第1/2页)  借我半世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行!我大唐的忠臣良将都死绝了么?轮到你这生瓜蛋子去领兵打仗?”青青听闻这消息当场表明了态度,她也算是浪字营的第十八号人物,一番话对其他人的影响也不小。

    浪字营的人其他成员则意见不统一,大唐尚武成风,素有“凌烟阁上二十四功臣无一书生”的说法,有的认为这是马背上取功名的好机会磨刀霍霍,有的则认为此行风险太大——皇甫惟明这等名将尚且中了吐蕃国师的圈套,浪字营加上西都城的援兵同样会折在吐蕃人手里。

    余浪等众人都发表完了意见才继续说道:“皇甫师兄只是被围困,并未被那吐蕃国师打败,这一行未必有大伙想象得那么凶险,只要咱们稳扎稳打不要太过激进,里应外合应当能轻松取胜。至于那吐蕃国师库多扎众位也无须担心,只要此人现身,我与南霁云师兄自会合力对付他,以我二人的本事即使落败对方也讨不去大便宜。”

    “不过,”余浪话锋一转,“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我们从教习那里学来的兵法都还未经过实战检验,我也不敢说此战万无一失。是去是留,众位兄弟们,自行定夺。”

    谢之谦、李淳率先站了出去:“我愿前往!”

    青青嘲讽李淳道:“你不要先往长安发一封信问问你父兄的意见吗?”

    李淳平日里性格羞赧,众人邀他做什么事他都要先寄封信去长安,即使是余浪请大家去青楼喝酒听曲他都要打报告,沦为一大笑柄。

    李淳红着脸颇为坚决地说道:“此事我自己能做得了主,如果败了,也算是为我父兄赎去一些罪过。”

    此时的李淳虽然也还单纯,却不再是当年初见余浪时什么也不懂的少年了,他知道自己父兄不是好官,自家也多行不义之事。只是他在李家向来也没有什么话语权,一年连父亲李林甫的面也见不上几回,无力改变什么。

    张承兴不紧不慢地踏前一步:“打仗这种事自然不能落下我,我自小便在军营中长大,这等阵仗早见惯了,没什么可怕的,两天后开拔时我再点两员家将同往。”

    薛文洋、杨旭、戴羊并未多说慷慨之词,也跟着张承兴站了出来。

    其他众人则多少有些迟疑,他们来洗月书院只为求学,之后还有大好人生路要走,不值得以性命相搏。

    余浪皱眉,他原本以为浪字营的兄弟上下同心,最多有一两人不愿同往,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举棋不定的。

    李大虎站了出来:“众位浪字营的兄弟们听好了,咱们十七人一齐离开洗月书院去支援皇甫惟明将军,我李大虎,绝不会死在你们任何一人后面,吐蕃人的弯刀砍在兄弟们面前,必定有我李大虎挡着!”

    浪字营的众位兄弟为其意气所激,这才应声如潮,齐齐表示愿意跟随余浪打这一仗。

    余浪看向李大虎的眼神颇为感激,这种毒誓他不敢发,李大虎却大包大揽过去,这浪字营能有这般凝聚力,李大虎功不可没。

    青青气得拍了桌子:“余浪我明了跟你说,你有两个选择,要么踩着我的尸体去吐蕃,要么带着我一同出战!”

    说完这番话青青便气鼓鼓地走了,没给余浪转圜的机会。

    一众兄弟颇为同情地拍了拍余浪的肩,也纷纷回去向家中禀报去了。

    待众人都散了,李大虎有些狐疑地问余浪:“咱们此去边塞,足有三四千里路,哪怕一路急行军也得要个二十来天,加上消息传出来本身也要个二十来天,咱这远水救得了火吗?”

    余浪答道:“洪济城乃是吐蕃军一个极为重要的集结点,里面粮草充足,也是因为这样皇甫师兄才会那么急于拿下此城,如果我大唐真能拔下此城,便如一把尖刀插入吐蕃国境,对方再难集结兵力骚扰我大唐边境了。此城粮草充足,皇甫师兄手里握又有精兵一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