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生辰(第1/3页)  借我半世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余浪为天师门筹足了银子,玄宗顺势大开天恩将这笔银钱用于赈灾,受灾难民对陛下感恩戴德。灾区左近其余世家大族也纷纷出钱出力赈济灾民,毕竟陛下开了这个头,他们若是仍毫无表示,恐怕民望尽丧了。

    与此同时,李景堂也搜集了足够证据证明那把刻有天师门铭文的飞剑实则出自西蜀剑门。玄宗早前已心有所感,料想此事背后有杨玉环推波助澜,安抚了李景堂一番,叮嘱他不得外传,也不再追究此案。玄宗为人谨慎,西蜀是他准备的退路之一,因此轻易不会动念与西蜀剑阁交恶。

    杨玉环玩弄的许多小心机都落在玄宗眼中,他却不愿与自己的女人较真,这份宽容本质上还是源自他的自信。

    安禄山在安庆绪的建议下认杨玉环为干娘,变向也成了玄宗义子。余浪觉得有些好笑,不知不觉间自己竟多了安禄山这么一个便宜兄长。安庆绪是余浪埋在安禄山身边的最后一颗钉子,或者说是李景堂送到余浪手中的一颗钉子。

    深秋十月,安禄山离开长安返回范阳。

    归仁侯的“猎鹰计划”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胡闹!”李泌知晓了余浪的行动计划显得极为气恼,“你杀意这般坚决,安禄山回到范阳大本营,不反也反了!要知道他为了讨好李林甫和玄宗几乎得罪了其余所有势力,要是连你也与他不死不休,他必定会做殊死一搏,现在不是动手的好时机。”

    余浪对李泌的反应并不意外:“第一,你的假设是建立在猎鹰行动失败的基础上,我不会失败,也不能失败;第二,即使行动失败安禄山现在也不敢反,一是李林甫还没死,他手底下的关键人物是以李林甫马首是瞻的,不会听从他调遣,二是他的准备还远不够充分,没有兴兵作乱的能力。若是安禄山被我气昏了头,真得选择此时造反,那可是一桩美事,仓促间范阳能调多少兵?恐怕仅以我手中的左右龙武军就能轻松吃下。”

    “幼稚。”李泌叹息,“凭你现在的班底不可能杀得了安禄山,这种举动只会打草惊蛇。”

    虽然质疑了猎鹰行动成功的可能性,李泌却基本认同余浪的其余判断,此时安禄山即使有造反的心却没有造反的能力。

    后世虽将这一场乱局称为“安史之乱”,余浪却清楚没有安禄山就没有史思明,史思明不过是个投机客,祸乱的根源还是在安禄山身上。

    “若是安禄山死了,朝堂上的格局恐怕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

    毫无疑问,李林甫此时绝不希望安禄山死去,在他的谋划中,安禄山必须得在他后面死。想杀安禄山,就得考虑李林甫的态度。

    李泌思索了一阵:“此事决计不行,安禄山此际确实没有造反能力,但此事若真的被你做成了,恐怕会逼反李林甫。安禄山只是一只狼,李林甫才是蛰伏的雄狮,失去了安禄山这么一张好牌,难保李林甫不会狗急跳墙。”

    余浪动摇了,他不敢想象若是李林甫有了不臣之心会产生怎样一副局面,恐怕后果比安禄山造反可怕十倍,以此人手中所掌握的资源,若是决意造反……此事行差步错,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恰于此时,门外传来仆役的通报声——“左相李景堂求见”。

    “见。”

    这是李景堂头一回主动来到归仁侯府,他没有带随从进来,孤身径直走到余浪和李泌所在的书房。

    李景堂看起来有些劳累,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低声向余浪讨了杯茶喝才缓过劲来:“你的鹰眼被我杀了七个,埋伏在洪泽城郊外的三十死士此刻都在大牢里,平南坡的五十号人也被我收监了,其余还有……”

    猎鹰行动的所有参与者不说被李景堂一窝端,至少也抓住了超过四成人手。

    从得到情报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