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七章 派系(第1/2页)  抗战之泣血残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央社对于第三师的战地报道很成功,把战场的残酷和艰难完全呈现了出来,后方的人民对于参军的热情明显高涨,商人们捐款捐物也突然之间多了起来;

    当然,作为报道的重点,虽然没有何建业的照片,但是李静还是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这个年仅25岁的上校军官;显赫的军校经历和赫赫的战功让国人眼前一亮!

    报道的效果让军事委员的大佬们很满意,在蒋介石的办公室,何应钦和陈诚等等大佬都在,在商讨着新的计划;蒋介石就这一点不好,总喜欢干预前线的作战计划,不顾前线指挥官的恳请,经常下达一些不合实际情况的命令,而前线的将领要想获得信任,必须无条件的执行他的命令;就这一点让很多**将士无辜的丧命在战场上。

    “刚刚结束的金官桥虽然让106师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的第八军和第64军伤亡惨重,而74军在攻击马回岭的时候也伤亡不小,给第八军预备的补充兵被调换给了74军,现在第八军和64军在牛头山一线的防线上作用不大;我建议后撤整补!”何应钦在提着建议;

    “嗯,先让第八军后撤整补吧;64军再坚持一段时间,一下从前线抽调两个军会让伯陵很头痛啊!”蒋介石对自己的嫡系还是要好点,首先想到的是让中央军的第三师撤回来整补再说;

    “另外预2师被调回贵州,预11师被撤销番号,是否重新调整第八军的编制;”何应钦看着老头子的脸色问道,

    “嗯,你们军政部有什么计划?”蒋介石问道,

    “计划是组建新的步兵师,番号暂定为197师,师长人选还要委员长钦定!”何应钦说道,

    “嗯,李玉堂是个好长官,组建新的步兵师让第八军恢复战斗力可行;免得地方不对的习气拖我中央军嫡系的后腿。”蒋介石点头道,

    “校长,第八军第三师从九江打到现在,这是第八军和第九战区呈上来的战功名单;”何应钦适时的呈上了有功将士的名单;

    毫无疑问,在何应钦的安排下,排在第一个的就是何建业;一系列的作战任务下是惨烈的牺牲和战功。看的蒋介石直点头!

    “不错,不怕死,不惜命!不愧我黄埔的优等生!嗯?”蒋介石仿佛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

    “雨农,上次你汇报说何建业有投敌疑点;调查清楚了没有?”蒋介石转头问着戴笠,

    “校长,调查清楚了,没有证据证明何建业投敌,况且此次九江战场上,何建业指挥十六团击毙的鬼子大佐级别的军官就有两人,至于中佐和少佐更是不胜列举,其率领的官兵击毙的鬼子估计都够鬼子两个大队了!这些都足以证明何建业不存在投敌的可能。我想鬼子还没有那么大方,用那么多鬼子的命来培养他这个上校军官。”戴笠头上冒着汗,小心的说道;

    “嗯,那就一起嘉奖吧!队伍能打的军官,我从来不嫌多!年纪虽然小点,但是我看何建业还是值得培养的,就暂定197师为乙种师,由何建业以他自己的团为基干组建,军衔暂定为团级少将。”蒋介石很高兴,作为自己的黄埔学生,能冒出来几个善打硬仗的军官让他很欣慰!

    “委座,是不是要再考虑下?何建业战功虽然不少,但是25岁的实权少将师长还是太早了点,后面再立新功总不可能直接升军长吧!”陈诚在旁边提醒道,

    自从西安事变后,陈诚就和何应钦不对付,不管何建业有没有得罪他,但是只要何应钦想提拔的人,在中央军,就必须控制;这些政坛任务考虑的往往不是最有利于国家的,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况且自己的手下好多人在这个年纪连团长都不是;如果让何应钦把何建业弄成了少将师长,那让他在黄埔嫡系中央军里面就要面子大跌,很多观望派就要重新考虑是否投靠何应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