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五章 密道追踪(第2/3页)  血路通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厚——除了一道横向管道!

    在极困难地转身时,我陡然发现一道横向管道石棉网的落尘上竟清晰印有两枚鞋印。

    “大丁,这里拍照留证!”我指着那两枚很清晰但却只有半截的鞋印说道,大丁很费劲地凑上前来,看到鞋印后一边拍照,一边很惊讶地说:“黎队,这绝对是问题啊,搞不好真是凶手留下的——只是咱们手机的照片不能做物证,等着出去了,得赶快叫物证室的人过来固定证据。”

    我继续循着横向管道的垂直方向向上照去,隐隐约约看到一个小型入口极其隐蔽地横于上方另一道横向管道后面。

    而两道横管之间的落差大约是在一米五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正常身高的成年人可以攀爬而上。

    “现在的命案想靠几枚鞋印找到破案突破口已经很难了。毕竟大家都已经过了一双鞋穿半辈子的时代了。更不用说调查鞋子的产地、来源、购买渠道。”大丁看到鞋印很是兴奋,自言自语地展开了自己的线性思维。“现在买什么都是网络,难怪我们刑警队破案率下降,反倒是网络侦查的破案率直线上升。”

    “喂,别自怨自艾,扶我上去看看。”我在细狭空间中无法纵身上跃,加之左臂枪伤无法用力,便吩咐大丁将我举上去。

    站在这道横管上时果然看到一个一米见方的隐蔽入口躲在上方横管后面,而这个入口后面的空间正好解释了a、b座间那道空心夹层的原因。

    “黎队,上面有什么?”大丁问。

    “入口,哦,还有一些手握的痕迹。”我答道,心中暗念真可惜,不是明晰的指纹或掌纹,现在的罪案中即便再弱智的罪犯也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指、掌纹。

    “那现在该怎么办?”大丁有种中了头彩却担心领不到资金的局促。

    “你原地待命,我进去看看。”我沉静说着,但内心中也已兴奋难掩。

    “明白,黎队。”

    碍于左臂枪伤,我在大丁的托举下,担住上段横梁,伏身钻进了这个一米见方的突兀缺口。

    更令人惊奇的是,刚入洞口便见对侧墙壁上楔着笔直向上供人攀爬的金属脚手架,每梯间距均匀舒适,显然是在建楼施工时,便由工程方刻意留下的。

    攀着恰似预留好的金属脚手梯,毫不费力向上约五米之后,头顶便是一道天窗式铁板。而铁板天窗竟是外侧形同虚设横栓勾锁,只轻轻一拔,再向上推启,我便已经爬入一条疑似为通风管道的空间之内了。

    我俯卧于直径约一米管道之中,打开手机强光手电功能向四壁照去,大约为铝合金材质管壁,平行向前延伸开去,轻轻敲击四周,并无明显回音,初步判断此管道内嵌于墙体之内,根据从身边耳侧流过的强劲空气判断,如不出意外应为供应b座所有业主的通风管道。

    再经细看,管壁上方浮尘厚重,而左右管壁的灰尘上留有人为刮蹭的痕迹,尤其是我此时俯卧于此的下方管壁一条非常明显的爬行拖拽印痕延伸向前而去。

    即使没有研究过痕迹学的普通人此刻也不难判断——这是人类在管道中匍匐前行时留下的行为证据。

    “8.29命案”凶嫌来无踪,去无影,各类监控视频对其束手无策,难道其正是通过这条预留暗道进出命案现场的?

    细思中我一面匍匐前行,一面对周边管壁进行详细勘察。大约十余米之后,这条通风管道突然停止平行延伸转而垂直向上,我抬头上望,隐约间头顶上方各式管线交杂,偶尔还能听到转扇风机的定向反向旋转声音。循声定位后,便见上方管道每隔三四米落差便有一条通风转扇口,一丝丝微弱光线从这些口径处渗透出来。

    在听取“8.29命案”专案汇报时,我曾经仔细看过命案现场——三单元的楼宇剖面图,大约记得三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