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阴谋算计(第1/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依旧阴沉,雨一直在下,空气还是那么闷热。

    然而,江城一中的同学们仿佛丝毫没受到这湿热阴雨天气的影响。大家冒着绵绵细雨,踏着泥泞积水,穿梭来往于校园的各个角落。每个人身上都迸发着昂扬的革命热情,每个人只想着让自己在这场革命风暴中有着更出色的表现。

    校园广播站的高音喇叭一直在不知疲倦地为风雨中奔忙的同学们嘶声呐喊:“江城一中的同学们,革命的战友们,□□教导我们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一句话,造反有理!我们就是要造资产阶级的反!造封资修的反!大雨算什么,它浇不灭我们斗争的烈火,狂风又怎样,它吹不倒我们飘扬的战旗。同学们,战友们,我们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它个一万年,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英勇不屈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让我们一起享受这斗争的快乐吧!八亿人,不斗行吗?”

    在男女播音员的轮番鼓动下,广大同学们的革命热情宛若烈火烹油般越烧越旺。大字报居然从校长楼一直贴到校门口,树梢上还不时飘下散落的传单。

    毛大年打着雨伞,边走边浏览着学生们的大字报,一边和熟悉的学生打着招呼,顺便亲切地提醒大家要注意爱惜身体,同时还特意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可是□□他老人家说的哦。

    不经意间,毛大年的目光瞥见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个子高高,身材单薄的男生正指挥着几个男女同学往墙上粘贴大字报呢!那不是金晓武吗?

    说起金晓武,毛大年真是一言难尽。

    金晓武是毛大年的外甥。初中是在江城五中念的,因为那儿离他家比较近。初中尚未毕业,毛大年姐姐毛福蓉就不止一次跟毛大年叨叨,要把这个最小的儿子转到江城一中就读,原因不外乎就是要毛大年帮着把他看紧点、管严点,因为这孩子总让人不省心,说白了就是有那么点‘蔫坏’。

    高一时,金晓武正式转到了江城一中就读。按姐姐的要求,毛大年也老实不客气地将金晓武安排到全校公认的最严厉的老师张亚兰的班上。

    张亚兰是一位年逾五十的老教师了,丈夫去世得早,之后一直孀居,加上无儿无女,所以多年来除了埋头工作,并无任何其它兴趣爱好。

    金晓武刚进张亚兰的班时,还是老毛病不改,隔三差五总是闹点乱子出来。不是把同学的练习本改个名字冒充自己的交上去,就是把小白鼠的□□里塞上黄豆,在上课当中弄得小白鼠满教室乱窜,把好好一堂课变成抓鼠游戏。还有一次,上化学课时,小金同学乘老师不备往酒精灯里兑水,转过身来那位女化学老师就纳闷了,这灯怎么就总点不着呢?最后差点急哭了。可这位缺德缺大发的金晓武却躲在教室一角蒙头偷着乐,差点没笑岔了气。

    为此,金晓武没少挨张亚兰的批评和痛斥,连带着毛大年和毛福蓉也不知多少次跟着赔笑脸,表歉意。要知道张亚兰在江城一中是出了名的不讲情面,她可不管你毛大年是名牌老师还是教导主任什么的。有一次,她竟当着金晓武的面,对着毛大年说:“据说你们毛家也是书香世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货色。”她本想说“败类”,可话到嘴边觉得这词太重,才硬生生改成“货色”。

    直到高二末,金晓武才算稍许安分了点。尽管学习成绩还是不见起色,但至少不那么动不动就惹是生非了,除了继续热衷于他喜欢的书法绘画这方面的爱好外,偶尔也能坐下来安静地看会书了。就在全家人都以为这小子有点“浪子回头”的意思时,□□爆发了,金晓武又开始不安分了。

    瞧,这不又风风火火地投入到‘革命运动’当中了吗?还俨然一副学生领袖的派头。但毛大年凭着多年的社会经验对他这个外甥并不看好。调皮捣蛋和学习成绩差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毛大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