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红星大队(第1/2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田文芝带着全班同学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当天下午6点钟之前完成了两个防空洞的挖建。为何非要把时间定在6点钟之前呢?田文芝清楚过了这个时间天就基本麻黑了,防空洞里面还能看得清东东吗?所以6点钟应该是完工的最迟时间点。

    其实,学生们挖的这种防空洞,既无砖木支撑,更没有钢筋水泥加固,其实际意义基本为零。说句不好听的:根本就是瞎胡闹!

    如果说是以此对学生们进行一次国防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那倒勉强说得过去,可是方法还是颇为不妥,因为学生们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次挖洞工程的,你总不可以用玩笑似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经受的苦与累,以及付出的血与汗吧?至少,田文芝对此没有任何玩笑心态,非但如此,田文芝甚至连自己都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果然,时隔一个月多点,由于老天爷连降暴雨,加上南方土质的原因,那一排由高三5个班挖出的十个防空洞,有一多半都不同程度地先后坍塌了。田文芝班挖的也不例外。剩下几个没塌的也是摇摇欲坠。为怕学生进去出事,校方赶紧让人用长条木板将其封死。一场兴师动众的挖洞活动没想到竟以此收场。

    当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挖出来的防空洞,这么快就塌了陷了,即便没塌没陷也被封了,凡参加挖洞的同学心里都难过得要命,有些女同学甚至还哭出了声。好在这些单纯的孩子们只是诅咒老天爷不干好事。可这能怪老天爷吗?其实,应该诅咒的是那些瞎指挥的混蛋们。中国的事许多就坏在这些人手上!

    城里忙着挖洞,农村又在忙什么呢?

    农村肯定没有挖洞的必要,俄国大鼻子的炸弹即便扔过来了,也断然不会拿中国广袤的农村作为攻击目标,除非大鼻子犯傻,或是炸弹多得没处扔了。

    既如此,农村里也就没了战备气氛,人们该干啥干啥。

    冬天本来就是农闲时节,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吴江县委指示,各公社应积极开展□□思想宣传活动,比如,自己编排些节目,或唱一唱样板戏,或弄一段快板书,或演一段小话剧,等等。

    一时间,各公社都闻风而动起来,基本上每个大队都组织了文艺宣传队,表演的节目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县里还通知说,各公社可以先自行搞个汇演,内部选拔一下,把最优秀的节目选出来,到时可以送到县里参加全县的文艺节目大汇演。

    这下子知青们,尤其是那些身上有点文艺细胞的可有事干了。如若在学校时就是文艺骨干的,那此时便可以大显身手,一展风采了。

    毛大年这段时间仍然是带着几位老师在吴江县东奔西走,行踪不定,名为落实知青安置,更多的时候是为处理突发事件,虽不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但也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不光吃不好,而且还难得睡个囫囵觉。原先制定的跑点路线图和时间表现在看来纯粹就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打从跑点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从未按此执行过。

    另外,毛大年四人小组的人员结构也已发生了些许变化。罗艺华因为家里的实际情况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被抽调回校,接替她的是一位名叫陈娜的音乐老师,和张小娟年龄相仿,所以毛大年小组显得更年轻,也更多了些欢笑和歌声。

    早晨□□点钟,明晃晃的太阳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毛大年一行正行走在牙堂公社红星大队的乡间道路上。

    走着走着,大老远隔着好几垄地,忽闻远处农舍里传来一阵悠扬笛声,那笛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欢快有趣。如银珠撒落的音符像潺潺流水绵绵不绝,又如空谷回音渺远幽深。毛大年等人不禁陶醉在这美妙的笛声中,久久难以释怀。

    “啊呀!太美了!好久没听过这么美妙的音乐了!”陈娜首先情不自禁地发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