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人怕出名(第1/2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专题报告会虽然结束了,可报告会留下的余波还在江城一中,乃至江城的大街小巷回荡着。

    这回,毛大年不仅事迹上了报纸,而且连照片都一同和读者见面了。因为毛大年在报告会中始终面对观众,这就为记者拍照提供了很多抓拍的机会。不能不说照片照得很有水准,它不但捕捉到了毛大年那昂扬、睿智而又自信的神态,连毛大年演讲中辅之以手势的一瞬间也抓拍了下来。另外,同时见报的还有那面硕大的锦旗,以及锦旗上那醒目的题字与落款。

    很多读者一边津津有味地念叨着锦旗上的题字,一边啧啧赞叹道:了不起啊!还是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赠的呢!嫉羡之情溢于言表。

    那年头,这类新闻并不多见,因而在小小的江城,消息便像春天里的花仙子一样,飘哪传哪。尤其是那些家有下放知青的对毛大年可是倍感亲切,拥趸日增。

    一时间,毛大年的名字被人到处传扬。有好事者甚至在茶余饭后论证说:“‘大年’这名字好啊!首先是喜庆呀!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谁不盼着‘过大年’呢?再者,大年,大年,也即‘大有年’,而‘大有年’古时‘谓五谷皆大熟成’,也即‘大丰年’,寻常百姓,谁不盼着‘五谷丰登,大丰收之年’呢?”

    于是乎,那年,江城新生婴儿中便陡然多了些名叫‘学年’、‘喜年’、‘胜年’,以及‘年红’、‘年瑛’、‘年遐’之类的名字。

    总之,毛大年还未做好当名人的准备,可名人效应却已悄然而至了。最明显的变化便是毛大年走哪儿,都有不相识的人,跟毛大年热情打招呼、刻意套近乎,甚至冒昧求关照。

    刚开始,毛大年还有一种受人重视的得意劲,说白了,也就是比较享受当名人的快感和乐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大年很快发现名人并不是好当的。名人效应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不单会让你享用它甜美光鲜的一面,它还会让你感受无奈的烦恼,品尝苦涩的滋味。每当身处这种境地,毛大年便无比怀念身为普通人那自由自在的日子。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啊!

    可问题是毛大年的这个名人光环并非他自己刻意追求来的,它完全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可现在一旦戴上了,想立马甩掉是不可能的,那就只好暂时顶着吧,唯有随时间推移,光环会逐渐黯然失色,乃至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这天,毛大年来到姐姐家。打从胳膊伤好后,毛大年还是第一次来看望毛福蓉。

    毛大年一进门便看到毛福蓉半躺在靠里屋门边的躺椅上,似在闭目养神又像是睡着了。毛大年不想打扰姐姐休息,便自顾着准备寻张椅子坐下,可猛然间却听到,“大年来了,我还以为你把姐姐给忘干净了呢?”毛福蓉眼睛似睁似闭着说出这句。显然,毛大年打一进屋,她便知道了。

    毛大年心里暗自吃惊,听口气姐姐对自己很有意见呢,这是什么情况啊?以往可从未有过的啊!

    毛大年忙解释道:“姐姐说气话了,大年哪敢把姐姐忘了呢?我这不伤一好就来看姐姐了吗?”

    毛大年一着急便不慎说漏了嘴,原本他是不想让姐姐知道他受伤一事的。

    果然,毛福蓉闻言立马从躺椅上站起身来,径直走到毛大年身边急切地问道:“怎么?你受伤了?伤哪儿了?快让我看看!”

    毛大年只得把自己右臂受伤一事轻描淡写地跟毛福蓉说了一下,凶险之处一概省略,同时强调自己现在已完全好了,一点不碍事了。

    听完毛大年的介绍,毛福蓉还是不放心似地又仔细看了看毛大年的右臂,感觉确实康复了,方长舒了口气,同时唠叨着:“这乡下不用再去了吧?我说大年啊,你这人太好强又太实在,可也要为自己为家庭多点考虑啊,下次再有类似任务,你能推就推,不能老是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