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章 红玉挺起(第1/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小红玉带着自己心爱的琵琶独自一人来到了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很快便找到了王建国王队长。因为毛大年事先已和王队长通过电话了,所以王队长对小红玉的到来早有心理准备,不光有心理准备,甚至还满怀期待,因为王队长已从毛大年口中得知了小红玉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苦练琵琶演奏技艺十余年,从小得专业名师精心指导,‘演技可用「炉火纯青」四个字来形容’,这末了一句是毛大年在介绍小红玉情况时,停顿了几秒钟后,一字一顿说出的原话。由此可见,毛大年对小红玉确实十分看好,而且是着力举荐的。

    也不知毛大年哪来的信心,又不是艺术圈内的行家里手,居然敢用如此之高的评语。当然,另一方面,也幸亏王队长和毛大年打过交道,知道毛大年是个办事靠谱之人,否则肯定怀疑毛大年是在瞎吹牛。

    也正因为对毛大年极有信心,所以王队长对小红玉的到来除了给予热情周到的接待之外,连单独测试一下的环节都免了。当天下午,王队长直接把老团长,还有团里的几位弹拨乐方面的资深行家一起请到排练大厅,准备共同对小红玉进行了一次正式而又严格的专业测试。

    当小红玉怀抱琵琶落落大方地站到众人面前,面带微笑不卑不亢地给大伙行礼时,大家伙眼睛都不禁为之一亮。小姑娘一出场还没拉开架势就给人一种亲和力,乃至震撼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小红玉身上具有一种十分难能可贵的气场啊!这种气场很多时候仅见于那些名角大腕身上,初出茅庐的年轻演员能在大庭广众下不怯场就算不错了,有几个能这样老练自然,举止有度?

    老团长大概也隐隐觉得这小姑娘有些不同寻常,为了让场面显得轻松随意点,同时也为了了解一下这姑娘非同一般的自信从何而来,老团长并没立马要求小红玉开始表演,而是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和小红玉拉起了家常。

    从小红玉何时开始学练琵琶聊起,一直聊到小红玉的家庭情况。当得知小红玉是军人家庭出身,父母亲甚至还是颇有些资历的老革命,母亲在她很小时就已过世等等情况时,老团长不禁对小红玉多了些许微妙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心生几个疑问和不解。

    老团长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既然你父亲长期在部队任职,为何你不愿走参军入伍这条路呢?(老团长不便问的是:难道到农村下放插队比参军入伍更有吸引力吗?)再就是武汉军区不也有部队文工团吗?你为何要舍近求远特意投奔南京军区部队文工团呢?”

    乍听老团长的疑问,小红玉神情一反原先的那种轻松活泼状,立马变得有些惨然和悲凉。对面一众考官显然也都注意到了小红玉的情绪变化,正在诧异之中,便听到小红玉迟缓但却决断的话音:“我从六岁起就已习惯了没有父母关爱的生活,而且我觉得不走父亲提供的捷径,我会活得更轻松更自豪也更有尊严。”

    小红玉的话不多,就两句。乍一听好像没直接回答老团长的疑问,细一想却又似乎回答了老团长的提问。可不管怎样,小红玉的话甫一出口,便引起对面一片愕然。这话中折射的含义很丰富,也非常耐人寻味!到底这孩子经历了些什么样的委屈和磨难,才会有今日这样的心声流露?

    大家伙虽都心存同样的疑问,却又不好在此当面问个究竟。可有一点乃是共识,那便是:这个小红玉绝非等闲之辈。很显然,她是个既有个性又敢于担当的女孩。

    在场的考官中,恐怕只有老团长能对小红玉的心境感知一二。

    因为老团长也有一个和小红玉差不多大的独生女儿。当然,这并非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老团长的女儿简直就是小红玉人生经历的翻版。

    老团长也是年纪轻轻便投身革命,只是他在部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文艺宣传工作。老团长的妻子是牺牲在朝鲜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