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大年履新(第2/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这个刘副主任虽说是造反派出身,但却深通官场之道,该低调时绝不张扬,而且行事有度,十分注意内敛。你看,江城造反派中的那几个风云人物大多因武斗中闹过了头而被关的关、判的判,而刘跃龙却一直安然无恙。不能不说这个人很有一套啊!”

    毛大年听罢老姜所言,不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联想到刘欢最近在农村的表现,毛大年觉得这对父子真可以成为一对很好的映衬。难道不是吗?从□□初期的造反急先锋,到运动后期一再收敛锋芒,父子俩的表现何其张弛有道,动静一致啊!

    江城市革委办公大楼坐落于江城最繁华的人民路上。刘跃龙此时就坐在三楼靠东的那间自己的办公室里。他这时一边端起茶杯啜着新泡的绿茶,一边眼睛浏览着桌上一份刚送来的文件。文件是省革委下发的关于‘皖省第二次下乡上山活学活用□□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通知。

    刘副主任乍一看到文件抬头,头脑里不知怎么的便立马想到了毛大年。尽管他和毛大年还从未有过当面接触,可毛大年的这个名字已在他耳边被念叨过无数遍了。为何这样说呢?那还得从他那个宝贝儿子说起。

    在刘跃龙眼中,儿子刘欢生性好动,同时也还喜欢动脑子,虽然时不时会在外面惹出一些祸端,但终归还没有闹到过分出格的程度。

    另外,刘跃龙内心里对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其实还是蛮看好的,因为从儿子身上,他能看到许多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做父亲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自己,这种像不光是指外表上的像,很多时候恐怕更在意内在素质的相像,比如:个性、气质、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掀起,刘跃龙很清楚自己儿子是没有理由不下去的。他唯一担心的是就是儿子平常自由散漫惯了,若在下面闯了祸,尤其是闯了什么大祸,自己又不能及时为其收屁股,那就不仅影响儿子,甚至还可能会连累老子。要知道,他刘跃龙能爬到今天这个位置可并不容易啊!正因此,他才在儿子临走前对其说了那样一番乍听冰冷无情的话。

    可还是怕什么来什么,刘欢下放不到一星期就闯了那样一个大祸。消息传回江城,刘跃龙夫妇俩都很是紧张了一阵,心中做了各种不好的预测,甚至预测刘欢会被当成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反面典型。

    可时隔一个月之后,刘欢突然回到江城,首先是把毛大年处理此事的经过做了一番详细的介绍,这让刘跃龙夫妇感动不已。没想到毛大年能让如此灾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简单啊!自此之后,刘夫人动不动就在刘跃龙耳边嘀咕该怎么感谢毛大年为刘欢消灾之恩。

    刘欢那次回来其实主要是为了兑现对毛大年的承诺。他不是还欠张二嘎一条狗吗?正好舅舅家的狗下了一窝崽,还真就运气好,其中就有一条小黄狗。第二天,刘欢就兴冲冲地抱着小狗返回长青小队,并亲手将狗交给了张二嘎。现在张二嘎和刘欢相互之间不但仇怨尽消,而且还似乎成了哥们朋友。这件事的妥善处理在村里反响很大,现在当地社员中再没有把他们视为另类的了,相反,已不时能听到对他们的夸赞声了。

    儿子变了,变懂事了,也变成熟了。刘跃龙非常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若追根究源应与那次狗事风波有关,更与毛大年有莫大关系。

    那天,刘跃龙特意悄悄旁听了毛大年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借此机会,刘跃龙第一次对毛大年有了感性认识,且听着听着越发觉得毛大年是个干实事的人,并且的确有很多过人之处。

    后来,市里有一次举行全市局级干部会议,刘跃龙会后特意把老姜留住,借口聊工作,不经意间便聊到了毛大年,其实那次聊天刘跃龙言语中是带有很强暗示性的。说白了,即:毛大年是个人才,理应得到重用!

    现在,刘跃龙要再次提供机会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