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大年烦恼(第1/2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毛大年在与刘跃龙的相处过程中确实有点缺乏主动,甚至给人一种清高之感。

    不过,看待这个问题真的要从各个不同角度,同时还要结合大时代背景去着眼,否则,很容易对毛大年做出误判,乃至误解。

    站在刘跃龙的角度,以及站在一个普通旁观者的角度看此问题,其结果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那么,站在毛大年的角度,该如何看待此问题呢?

    首先,必须承认毛大年确实属于一个清高之人。他从不搞溜须拍马,阿谀奉承那一套,更不会刻意钻营,削尖脑袋往上爬。从他和老领导姜远策多年相处之道便可见一斑。

    其次,毛大年当初在刘欢下放农村闯出大祸之后,基于带队老师的职责,自始至终都是秉公处理此事。若要真的凭感情用事,就冲着刘欢将王文超害得那么惨,毛大年只恐怕对刘欢处理更严厉一点才对。要知道,毛大年对刘欢最初的印象是很不好的。

    而刘跃龙夫妇对此事却武断地认为毛大年是有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大帮了刘欢一把,甚至还揣度毛大年是不是一开始就有意博领导之好感呢!所以他们才对毛大年‘投桃报李’。

    岂不知,刘跃龙在这之后给予毛大年的任何一点赞扬,任何一种支持、任何一次推举,对毛大年来说都是一次心理重压,甚至让毛大年心灵深处一次又一次无端承受着某种强烈的道德愧疚感的冲击。

    ‘天地良心,我真的绝无一丝私利交换之意啊!’毛大年真想对着所有地球人大声呐喊。

    所以说,毛大年非但不觉得应该感激刘跃龙,相反,他倒觉得憋屈得要死。本来是凭自己业绩该获得什么荣誉就什么荣誉,现在倒好像这一切荣誉皆是别人施舍来的。毛大年会接受他人的这种施舍吗?那还不如让他立马去死呢!

    可问题关键又在于刘跃龙所做的一切都是按规则程序套路名正言顺下达的,一切都是心照不宣,一切皆你知我知,他人不知。毛大年心中再难受却也无法向外人说清道明,且无论坦然受之还是坚辞不受都难免授人以柄。毛大年这一生还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困窘与难堪。

    最后,不得不从大时代背景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也许从前面章节中人们早已看出毛大年,还有姜远策对造反派出身的刘跃龙是看不起的。

    原因无他,就因为毛大年和姜远策都是受过长期正统教育的人,骨子里从来不不缺信仰、忠诚、守纪、服从等等养分因子。他们对于刘跃龙这种凭造反起家,靠一路□□上位的‘风’派人物从心底里是不屑,乃至排斥的。这也就是毛大年跟刘跃龙始终无法亲近,乃至格格不入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在那狂飙突起的年代,刘跃龙这样的人并非少数,且活得既风光又滋润,甚至还有坐直升机登顶,居然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家领导人位置的,像□□之流。

    可见,在那个年代这种人绝非可以小觑的一股力量。你可以将他们看作是一群‘政治暴发户’,甚至视为动乱年代里产生出的一批‘怪胎’,但你却不能藐视或无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权谋算计以及隐忍狡诈。刘跃龙难道不就是这种人当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吗?

    毛大年无论怎样不屑于与刘跃龙为伍,但也绝不会幼稚到直接与他发生矛盾对抗。这不,按照上午的约定,毛大年吃过晚饭后不久便来到刘跃龙的房间,直到此时此刻,毛大年心里还在狐疑这刘跃龙到底要介绍谁跟他认识呢!

    “大年来了,坐坐坐。”刘跃龙显得格外客气地对大年招呼道。

    毛大年一面嘴里应道:“不客气,不客气。”一面环顾了一下整个房间,心里顿时有点纳闷,不是说要介绍人给我认识吗?可房间里并无第三者啊!当然,毛大年这种纳闷只持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