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北京抒情(第1/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隔天早晨,田文芝真的便带着三个孩子出发了。

    说来好笑,这一行四人,包括田文芝在内,都对北京没有任何感性认识,除了从报刊杂志,以及课本等文字资料中读到过一些有关北京的知识外,整个就一刘姥姥领着三个‘板儿’一同进大观园的感觉。

    好在是省城有直达北京的火车,四个人顺利地登上火车,找到座位,也就是普通硬座。三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坐火车,兴奋得不得了,在车厢里窜来窜去。晓斌一下伸头望望窗外,一下上上厕所。

    连晓东都忍不住开他玩笑说:“我数了一下,你这两个小时不到,上了八趟厕所。你不会是下面膀胱出毛病了吧?”

    晓斌看到小梅抿着嘴偷笑,便没好气地回击晓东道:“你才下面出了毛病呢!我上厕所关你毛事啊!”

    不过自此,晓斌便再没上厕所了。

    田文芝虽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但乘火车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而且坐这么长时间和距离的火车却也是平生第一次。

    坐在田文芝他们对面的是一个中年妇女,自称是省城城郊居民。看着田文芝一人带着三个孩子便挑起话头说道:“这位大姐好福气啊!有儿有女,又都长得那么聪明伶俐!”

    田文芝也没做什么解释,而是直接接口道:“是啊!是啊!不都是因为赶上新社会好时代了嘛!”

    可对面妇女听到这里便不再吱声了。后来田文芝跟她再次拉呱时才知道,这位中年妇女原来也有两个孩子,也都是男孩,可惜,□□时,大儿子连饿带病就这么去了,现在身边只剩一个小的,还有病在身。那是□□‘武斗’期间,两派打派仗时,一颗手榴弹就扔在他们家窗沿边爆炸了。自那之后,孩子因过度惊吓而患上了癫痫病。听人说京城有位老中医有治癫痫的偏方,她此去京城便是专程去讨偏方的。

    田文芝听罢中年大嫂家中的不幸遭遇也是不胜唏嘘,免不了好言好语多加安慰了几句。

    火车是傍晚到达北京站的。田文芝带着孩子们按事先打听好的路线坐公交来到预定站点,然后下车,很快便找到了那处靠近市中心的旅馆住下。

    第二天,田文芝带着三个孩子开始了暑假快乐有趣的北京游活动。

    活动是从参观故宫开始。硕大无比的紫禁城让三个孩子果然大开眼界,原来古代皇帝们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大大小小的宫殿的确宏伟,许许多多的房间曾经住着无数的宫女和太监,他们都是服侍皇帝一个人的,可皇帝天天生活在这么一个高墙深院里,真的好玩吗?未必。几个孩子都一致给出否定的答案。

    还不如到军事博物馆看看呢!于是乎,四个人很快转移到军博参观。一进军博,晓东和晓斌立马变得兴趣盎然起来。光听和看还嫌不够,好想上去亲身体验一下。可惜,博物馆里的所有展品基本都是只能看,不能摸和碰的,更别说站上去或钻进去看看,比如,像坦克和飞机之类的。

    接下来一天便是去爬赫赫有名的长城了。

    当三个孩子一口气爬上长城最高处的烽火台时,那感觉不啻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

    晓东这时两手叉腰,极目远望,乃伟人状,同时以一副深沉而又豪迈的口气朗诵起□□的那首著名的《清平乐·六盘山》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晓斌和小梅跟在后面也不由自主地加入朗诵的行列。

    身为语文老师的田文芝此时就站在晓东的身边,心情也是无比地激动。这首词,田文芝在课堂上不知多少次或自己或让学生朗诵,而今真正站到长城上听孩子们朗诵时,那真是别有一番感受溢满胸怀啊!

    往回走的路上,小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