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情感迷离(第1/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立秋一过,省城夏天的暑热终于开始有所消退,至少早晚已变得稍微凉快些了。随着时间已推至八月中旬,孩子们离开学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近了。

    这天,毛大年下班回家后,田文芝立马将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同时把孩子们都唤过来一起吃晚饭。当五个人都在桌边坐定,毛大年笑着问小梅:“在这待了有些日子了,有木有些想家啊?”

    小梅却调皮地反问道:“这不就是我的家吗?”

    晓东和晓斌也纷纷对老爸的话展开批评。

    晓东说:“对啊,小梅和我们不就是一家人啊!”

    晓斌话更尖锐:“爸,你干嘛要那么问啊?你到底什么意思啊?”

    毛大年立马陪着笑脸连连说道:“好好好,我说错了,我说错了,我检讨,可问题是今天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已对我提出严肃批评了,小梅,你猜是谁给我打电话了吗?”

    小梅小嘴一撅,说:“这还用问,肯定是姜爸爸给年爸爸打电话了嘛!”

    毛大年笑道:“小梅果然聪明。我也知道,你不想回江城,可江城那边想你了啊!”

    小梅一听这话,便不吱声了。

    田文芝这时见毛大年对她连使眼色,便也会意地开口劝道:“其实,我们也巴不得你一直就住在我们这,可眼看离开学的日子也没几天了,加上你江城的爸爸妈妈都很想你,所以,再住两天,我就送你回江城,好吗?”

    小梅低着头,眼泪似乎在眼眶里打转,眼看着就要掉下来了。这些日子,她是真把这里当家了,现在猛一提出送她回江城,她心里根本一下转不过弯来,可她也知道江城肯定是要回的,她爸妈和学校都在那边呀!

    晓东和晓斌心里也不是滋味,想安慰几句,却也拿不准到底该说什么才好,只好一旁默不作声地怜惜地看着小梅。

    田文芝还是继续耐心劝慰道:“小梅从小就是个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肯定会听话的,对吧?先回去上学,到了寒假还可以再过来嘛,不就几个月之后的事吗?”

    小梅听到这话终于抬起头来说道:“那我一放寒假就过来哦,说好了,不许骗人啊!”

    田文芝心里终于松了口气,可嘴上却故意逗她道:“我这头绝对说话算数,要不要拉钩上吊啊?”

    小梅也不知田文芝是逗她还是当真,总之,还真的和田文芝用小指和拇指比划起来,嘴里同时还念叨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毛大年这时赶紧一锤定音道:“好了,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后天,田妈妈就送小梅回江城。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回,这才是我的好闺女啊。现在,赶紧吃饭,要不饭菜都凉了。”

    小梅的事算是处理妥了,可毛大年在知青办那头还有件恼人事却远没有这么容易搞掂啊!

    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大家都还记得陈梦婷吧。对,不错,就是那个省军区副政委的千金,同时还是季兰的侄女陈梦婷。

    陈梦婷的人生轨迹本该是在部队里一路顺风顺水地走下去的。岂料□□爆发后不到一年,也就在1967年3月,皖省省军区根据中央指示成立军管会,担负起所在地、市的‘三支’,‘两军’工作。可众所周知,皖省的‘三支’‘两军’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军管会对于所在地、市的派性矛盾冲突一直就缺乏妥善协调与有效管控,以至于皖省各地、市的造反派们很快由‘文斗’演变成‘武斗’,且‘武斗’从一开始就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成为‘□□’当中,全国‘武斗’重灾区之一。鉴于此,中央认为皖省军管会在支左中犯了支派的错误,从而作出决定,调十二军紧急入皖参加‘三支’,‘两军’。与此同时,经中央批准,皖省军管会也作出重大调整,原军管会主任和副主任都被调离,其他部分干部也受到相应的问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