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一鸣情殇(第1/3页)  碎月如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晓斌当然没这个本事,能一张嘴同时吹奏两支笛子的这种乐坛‘达人’自古至今别说没见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如此说来,这笛子二重奏肯定是要两人合作表演喏!那么究竟是谁来和晓斌合作呢?

    难道是南京军区部队文工团的丁一鸣?没错,本章标题其实已告诉了你来者是谁,他就是毛晓斌的大师兄,在音乐界名气日甚一日,有‘东方魔笛’之称的丁一鸣啊!

    如今的丁一鸣啊,在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也算是个人物了。

    如果按算命的说法,那自然可以说是小丁命中注定有贵人相助。要说这贵人是谁,毛大年没得说当然得排首位,其次就该是王建国了,再往后恐怕连文工团的老团长宋湘也应算是小丁的贵人。

    丁一鸣早在吴江和王建国王队长第一次见面,就给王队长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究其原因,那当然首先是因为丁一鸣的笛子吹得好喏,不过如果仅凭这点就能得到王队长长期器重与厚爱,那也太想当然和把问题过于简单化了。

    也许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丁一鸣的个人品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细究起来,丁一鸣品性中至少有三个非常难得的闪光之点:

    其一是敢于担当。别看丁一鸣身板瘦弱,还戴着副眼镜,但不惧强势,如,在红星大队面对李大权以势压人之时,丁一鸣就从不畏惧和退缩,甚至为捍卫爱情敢与情敌不惜拼死一搏,而李大权对此还真的无计可施,也无可奈何,末了,只能与丁一鸣公平竞争。如果说吴晓燕能看上丁一鸣,这一点没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二是不恃才傲物。丁一鸣笛子吹得好那是有口皆碑的。要知道‘东方魔笛’这个雅号就是部队文工团里的战友首先叫起来的,后来越传越广,可丁一鸣尽管早就知道自己名气不光在团里,在军营中,包括在民间都越来越大,但却始终保持低调,对谁都客客气气,谦卑有加;

    其三是踏实肯干,乐于助人。王建国就曾很有感触地对老团长说:丁一鸣是他见过的小字辈当中为数不多的‘品正、口实、手勤、腿快’的年轻人,尤其是他干事特有常性,入团这些年来能始终一以贯之,这点看似容易,其实不易。

    王建国接着说: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向往部队文工团的生活,可一旦真的进了部队文工团,短期内或许能做到谦虚谨慎,服从命令听指挥,时间一长便慢慢变得不受约束,乃至行为走样,甚至阳奉阴违了。

    王建国是个老文工团了,可谓见多识广,对文工团这样一个年轻人占主体的文艺单位是有着长期、深入而又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比较的,所以除了看问题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外,看人更是准确通透。

    正因为王建国对丁一鸣有以上良好印象,再加上丁一鸣自己勤奋努力和表现优秀,王建国在升任文工团副团长后没多久,便向老团长和上级组织部门积极推荐,结果丁一鸣很快便被任命为乐队副队长。

    虽然队长的职务暂时还是由王建国兼着,不过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这位子迟早非丁一鸣莫属。对于丁一鸣这位入团尚不足五年的年轻人来说,这么快就能爬上这个位子已着实令人吃惊了。

    丁一鸣现在已不是一名普通的文工团团员了,而是肩负一定领导责任的丁队长。这不,年末之际,丁队长和当年王队长一样按团里的统一安排,率领一支12人的演出小分队下基层做慰问演出来了。

    他们行程安排的第一站便是皖省省城,因为预定在此停留时间只有三四天,所以丁一鸣这边将手下在省军区招待所刚一安顿好,那边便赶紧直奔毛大年家。他要专程拜望自己的恩师和师母,哦,还有自己未曾谋面过的小师弟毛晓斌呢。

    毛大年对丁一鸣的来访自是十分高兴,双方打从上次江城一别少说也有四年了,故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